近日,天津金融監管局發布《天津金融監管局關于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變更名稱的批復》,正式批準將公司的中文名稱變更為“天津京東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消金”),公司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辦理變更及許可證換領事宜。
對此,京東消金方面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公司名稱變更不影響已簽署的合同、協議的效力,公司業務和客戶服務不受任何影響。公司未來將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為廣大客戶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捷信消金變更為京東消金,從品牌層面講,意味著該持牌主體已納入京東集團旗下;從行業層面講,則意味著消費金融行業的“互聯網系”公司又添一名實力新成員,有望帶動持牌消費金融行業的整體注冊資本、貸款規模等指標的增長。
捷信消金更名為“京東消金”
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首批四家消費金融試點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其注冊地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
捷信消金原全資控股股東為捷信集團,后者由中東歐地區規模最大的投資和金融集團之一派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2024年12月20日,天津銀行發布公告稱,本行與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捷信集團、捷信消金簽訂協議,投資捷信消金。
公告顯示,本次投資捷信消金是由天津市政府推動、京東主導的股權重組工作,采取的是“先減資后增資”的方式完成股權調整。
重組后,捷信消金注冊資本由70億元減至50億元,京東集團通過旗下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合計持股65%,成為控股股東;原股東捷信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2%。其他股東中,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持股12%,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11%,天津銀行持股10%。
2024年12月31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調整股權結構及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公司注冊資本減少20億元,由70億元變更至50億元。同時,同意上述股權結構變更。
今年4月18日,天津金融監管局核準了由張含春出任捷信消金總經理的任職資格。三天后,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捷信消金的負責人已經由捷克籍OndrejFrydrych變更為中國籍張含春。變更后,張含春任捷信消金總經理、法定代表人,OndrejFrydrych從副董事長、總經理調整為副董事長。
張含春于2017年11月加入京東,現為京東副總裁,京東科技風險管理相關負責人。張含春也是京東入主捷信消費金融后,向其派駐的首位高管。
目前,京東的金融業務主要涉及個人金融、企業金融、金融科技等板塊,信貸產品包括京東白條、京東金條、京企貸、企業主貸、京農貸等。在獲得消金牌照之前,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京東金融業務板塊核心放貸牌照之一。
“拿下持牌消費金融牌照后續有望為京東金融的自營、聯營貸款提供持牌助力。”蘇筱芮表示。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消費金融牌照的好處包括可接入央行征信系統,這便于京東開拓線上線下全場景金融服務,深度綁定用戶消費數據,增強自身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