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5-2024 多趣味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5051670號
奔馳那款全新的長軸距純電CLA,眼瞅著就要上市了,有人開始琢磨:這車,真能坐上純電豪華車的頭把交椅嗎?這問題不簡單,得好好說道說道。
上海車展上,這車一亮相,確實驚艷了很多人。德國老牌子的設計功力,配上中國這邊最前沿的電動技術,這組合,聽著就讓人期待。奔馳自己都把這車吹成“史上最智能的梅賽德斯-奔馳”,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嗎?奔馳的掌門人康林松在上海車展上說,這CLA L是奔馳電動化智能化最新的代表作,要拉開一場大仗。這話聽著,這CLA L身上的擔子可不輕。
這車厲害在哪呢?得從它的出身說起。它可是奔馳全新電動平臺MMA的首個國產孩子。這個MMA平臺,奔馳憋了好幾年,說是要提升效率,讓車跑得又快又省電。2025年才正式推出,這CLA L就搶先用了,可見奔馳對它寄予厚望。為啥不是A級先上?奔馳自己說,是為了把緊湊型車系列優化到最好。這思路,倒是挺實在。
這CLA L,不光空間給得大,符合咱們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它在核心技術上,也是下足了功夫。能效這塊,奔馳是下了血本的。兩年前,他們搞了個VISION EQXX概念車,目標就是省電王。現在,CLA L就把那套省電技術搬了過來。85度電的電池,CLTC工況下能跑866公里,百公里才用10.9度電。這數據,放現在,絕對是標桿。再加上800V的快充架構,充電10分鐘,能跑370公里,跑長途,心里就踏實多了。
智能這塊,CLA L也沒落下。它用的MB.OS系統,是奔馳自己研發的,軟硬件分開,更新起來方便。人機交互、輔助駕駛,都上了一個新臺階。特別是那個車位到車位的輔助駕駛,還有把導航和駕駛輔助畫面融合在一起的沉浸式導航,聽著就高級。安全上,更是沒得說。兒童安全監測、實車碰撞180次、仿真測試15000次,11個安全氣囊,還有電池包的毫秒級斷電保護,這些,都讓車主覺得,坐奔馳,心里就是穩。
奔馳的技術官薛夫銘說,他們給車主的,是一個整體體驗,安全、智能、品牌價值,還有各種服務,CLA L都給湊齊了。中國區的佟歐福也跟著吹,說這車是“史上最智能”,能效、安全、設計,哪樣都挑不出毛病,是“一輛純粹的奔馳”。這話聽著,像不像廣告詞?但想想奔馳一百多年的歷史,搞出點好東西,也不是沒可能。
奔馳這回在CLA L上,還玩了個新花樣。別的電動車都是單速變速箱,它偏要搞個兩檔的。這玩意兒,在燃油車上常見,電動車用,還是頭一遭。說是能讓發動機,哦不,是電機,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既省電又動力足。這思路,夠大膽。一百多年前,奔馳說“汽車的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那時候是真敢想敢干。現在,面對新能源這波浪潮,奔馳還是想用技術創新來證明自己。
其實,奔馳在汽車上搞的黑科技,那可不少。籠式安全車身、安全氣囊、ESP、ABS,現在看都是標配,當年都是奔馳帶頭搞出來的。現在,他們又在琢磨神經形態計算,就是模擬人腦,省電90%;還有太陽能涂層,能給車增加續航;固態電池、L3/L4自動駕駛,這些前沿技術,奔馳都有儲備。他們不光想把EQXX的技術用到CLA L上,還想用這些新技術,重新定義汽車。
今年一季度,奔馳在中國賣得不錯,豪華品牌銷量第一,百萬級豪車也是第一。奔馳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已經成了全球體系的一部分。CLA L上的一些智能功能,就是中國團隊主導開發的,以后還要推廣到全球。這,就是“中國速度”和“奔馳標準”的結合。
一百多年前,奔馳造出了第一輛汽車。一百多年后,面對汽車行業的巨變,奔馳還在努力。他們的掌門人說,現在是最令人興奮、最想奮斗的時刻。這話說得,有點雞湯,但也透露出一種不服輸的勁頭。
那么,這即將上市的CLA L,到底能不能成為純電豪華車的天花板?這得等它真上市了,大家開著試試才知道。但至少,從這些信息來看,奔馳是憋著一股勁,想在電動化智能化這條路上,繼續當領跑者。至于能不能成功,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