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在經歷了“小陽春”后,“紅五月”行情隨之而來,并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熱點城市得到體現。不過,5月樓市分化依然明顯。
克而瑞的監測數據顯示,5月,3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105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同比下降9%。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5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17.3%,較4月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
“整個市場短暫出現調整屬于正常情況。”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7個月的回穩,5月盡管有些數據出現波動,但總體還是延續了一個向好的態勢,市場反饋還是積極的。
進入6月,對于多數房企而言,已進入到年中業績沖刺期。在5月新房市場分化、百強房企整體銷售額同比下降的背景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多家頭部房企推出了“好房子”新規產品,并實現了較高的去化率。
一家房企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開發商都面臨較大壓力,大幅降價促銷反而可能對項目產生損傷。
“紅五月”樓市分化明顯
5月,核心城市新房市場整體保持修復態勢,“紅五月”行情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熱點城市得到體現,這些城市新房成交量同環比均保持增長。
以上海為例,5月有近40個新項目開盤,其中純新盤項目11個,老盤加推項目26個。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5月,上海一手住房成交6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24%。
再看廣州,4月底就有多個純新項目集中開盤入市,此后隨著“五一”假期項目營銷力度加大,新開盤項目去化效果普遍較好,整體帶動市場成交回升。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數據顯示,5月,廣州新房累計成交6572套,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26%。
北京樓市方面,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5月,北京新房累計成交3917套,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38%。
與此同時,5月全國樓市仍呈現出分化態勢,部分熱點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出現回落。
再以深圳為例。5月,深圳核心區域推盤節奏有所加快,但各項目間分化顯著。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5月,深圳多個核心區域優質項目去化率超過80%,而非核心區域項目去化率普遍低于50%。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深圳一手住宅網簽3162套,環比下滑14.4%。
克而瑞的監測數據顯示,5月,全國3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105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同比下降9%。其中,一線城市新房成交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20%;26個二三線城市新房成交環比企穩,同比回落13%,降幅超30個重點城市的平均水平。累計來看,今年前5個月,全國3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5047萬平方米,同比上漲6%。
盡管樓市明顯分化,但克而瑞的監測數據顯示,5月,30個重點城市新項目開盤平均去化率為39%,環比上升1%,同比上升12%,與2023年高峰期基本持平,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具體來看,廈門、成都、長沙和重慶四城的平均去化率超六成,上海、深圳等熱點城市的平均去化率同環比持續上升;鄭州、蘇州等城市的平均去化率雖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但環比降幅超兩成;昆明、青島、濟南、常州、嘉興等弱二三線城市平均去化率不足兩成,且環比持續下降。
“以武漢市場為例,近期改善和豪宅市場成交均有所下滑,總價650萬元以上戶型產品的存銷比越來越大,550萬~650萬元戶型產品基本以符合‘好房子’新規的大平層為主。”一家頭部房企華中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其初步判斷,改善型客群對產品的要求較以前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