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氣化時代,各大車企都在卷智能科技配置、卷續航長短、卷補能速度等,然而很多新勢力車企卻忽視了汽車的本質——安全。在這方面,來自于傳統車企陣營的奇瑞星紀元比很多車企更用心和更負責任。
5月4日一輛星紀元ET在內蒙古與大貨車發生碰撞,其中星紀元ET憑借過硬的產品力,保障了車內一家3口的生命安全。通過這起交通事故,既說明了星紀元ET具有足夠的車輛安全保障實力,又充分體現了奇瑞汽車對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視和技術實力。
乘員艙擁有出色的安全性能
對于汽車來說,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設計,奇瑞汽車深諳此道,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術,打造了安全性能出色的星紀元ET。這次事故的星紀元ET當時是以100km/h的時速撞擊大貨車,但是這個100km/h是否為相對速度還不得而知。
從現有消息來看,盡管星紀元ET有損壞,但是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另外通過現場圖片也可以看到,星紀元ET的車身沒有潰縮,同時車門也能正常打開,所以乘員艙能夠有足夠的安全空間。
星紀元ET能夠在碰撞事故中有效保障乘員艙的安全性,主要得益于車輛采用了籠式太空艙2.0車身,高強度鋼和鋁的采用量達到88%。不僅如此,星紀元ET的車身還采用多條傳力路徑和一體式門環結構設計,所以在高速碰撞后,星紀元ET的車身不會潰縮,A柱形狀保持完好,同時乘員艙也完整,動力電池零變形,從而有效避免乘員在事故中受傷。
另外,星紀元ET的安全氣囊設計也相當考究。這款車全系標配7個安全氣囊,甚至有遠端氣囊和側氣簾。其中,遠端氣囊對于很多人來說應該比較陌生,它又稱為內側安全氣囊,位于前排乘客之間,旨在側向撞擊時,防止前排乘客的身體彼此碰撞造成傷害。那么遠端氣囊與側氣簾一起,可以在車輛發生側面撞擊時,更好地保障乘車安全性。
通過現場圖片也可以明確看到,星紀元ET駕駛員一側的安全氣囊也能正常彈出,防止汽車碰撞時乘員與車內部件發生碰撞而造成傷害,所以車內三人安然無恙。
副駕駛位置的氣囊設計也足夠亮眼,氣囊采用125升超大體積設計,側氣簾長度達到2368mm,并且從A柱貫穿至D柱,所以氣囊能夠從側面保護整車乘員。此外,星紀元ET的側氣簾展開6秒時間后,壓力仍然保持在80%以上。要知道,行業的時間水平基本是50%。對比之下,星紀元ET的側氣簾能更好地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動力電池的安全設計也是關鍵
星紀元ET是一款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設計也尤為關鍵。這次高速碰撞后,星紀元ET的動力電池零變形,主要是電池的安全設計足夠堅固。要知道,星紀元ET是按照國內和國際雙五星安全標準打造產品,也是行業首個NESTA六維電安全認證的SUV,在動力電池設計方面相當嚴苛。
具體來看,星紀元ET通過了超國標的電池安全測試。Z向沖擊20g,15ms,遠超國標7g,6ms標準60倍。在此基礎上,星紀元ET還增加X向15g,Y向8g沖擊測試。雖然X向和Y向撞擊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通過更細節的碰撞測試,能夠更好地檢驗車輛的安全性。
不僅是防碰撞,星紀元ET的動力電池在防水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這款車在開發階段就進行了嚴苛的防水密封測試,電池系統經過36小時綜合振動工況后再沉水24小時保證電池包不進水,超出國標48倍,防水等級達到IP68。同時星紀元ET還進行了0攝氏度與60攝氏度水溫12個循環切換的沉水試驗,經過一系列試驗,動力電池能夠做到滴水不進。
為了體現星紀元ET極致的防水性能,這款車還挑戰了“-30℃ 24小時浸泡冰封極限挑戰”項目。電池包經過60分鐘浸泡后,整體表現沒有變化,外觀、氣密性和絕緣性更浸泡前保持一致,所以經過浸泡的電池,重新裝上車輛后能夠正常工作。
針對熱失控性能設計,星紀元ET則是通過仿真分析設計科學的排氣路徑和主動冷卻系統,防止電池包熱失控或熱蔓延,甚至動力電池包還進行了130秒高溫炙烤。而被炙烤后的動力電池在30分鐘時間內沒有發生起火和爆炸等情況,并且絕緣性也沒有受影響,車門也能打開等等。
由此可見,星紀元ET在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設計方面也是追求面面俱到,無論是遇到撞擊,還是浸泡和高溫炙烤,電池性能仍能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這種動力電池無疑能夠讓消費者的用車生活更安心。
結語:
星紀元ET對安全性能的重視滲透到方方面面,這款車既有堅固的車身,豐富的安全配置,又有靠譜的動力電池,所以在內蒙古這起交通事故中,星紀元ET以較高的時速發生撞擊,依舊能保證車內人員安然無恙。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將到來的5月9日,星紀元ET也將正式上市,通過這一事故,相信消費者也會被星紀元ET的出色安全性能吸引。筆者在此也多提醒大家一句,雖然星紀元ET的安全性能出眾,但是開車出行,駕駛員也一定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對車輛的速度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