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相信沒有任何人會輕易否認比亞迪對行業帶來的貢獻,對消費者帶來的改變。仰望收獲大量訂單,騰勢穩居中高端MPV頭部,更加佐證了比亞迪不僅有造福于民的實力,更有沖擊高端的實力。
產品很不錯,品牌很值得中國消費者自豪。然而,智能素養呢?
不可否認,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智能化都不是消費者選擇比亞迪以及認可比亞迪的核心理由。前些時,馬斯克公開表示特斯拉是一家AI企業,一方面將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本質是智能素養競爭的實質再次擺上臺面,另一方面,似乎也讓大洋彼岸的比亞迪受到質疑。
比亞迪,真的有智能化么?
事實勝于雄辯。在1月16日舉辦的2024比亞迪夢想日上,王傳福不搞噱頭、不畫餅,直接帶領品牌的“工程師天團”亮相。與此同時,通過向外界直觀展示比亞迪現有的智能化實力和未來戰略布局,比亞迪智能化亮劍,讓外界清晰地感知到:比亞迪不是沒有智能化,只是之前“說得少做得多”而已。
“整車智能,才是真智能。”在夢想日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王傳福的一席話,“驚醒”了許多還沉浸在“智能化=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刻板印象中的人。
在前瞻實業家王傳福的帶領下,比亞迪首先在思維上領跑全行業,當同行們還在將智能化的概念窄化的時候,比亞迪已經詮釋出對其的豐富理解。
借著璇璣智能化架構,比亞迪實現了整車智能而非部分智能。集成式的信息反饋,讓比亞迪不僅做到了高效、安全,更能做到個性。
另外,在夢想日上,比亞迪還推出行業首創的雙循環多模態AI——璇璣AI大模型。愚者比較,智者欣賞。馬斯克與王傳福,特斯拉與比亞迪共同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做出對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前瞻性理解。
比起“心有靈犀”,更像是“英雄所見略同”。
針對目前行業內的技術難點和用戶體驗痛點,比亞迪還發布了全場景導航輔助駕駛,能夠為用戶帶來的顛覆性體驗包括但不限于:無論有無地圖均可輕松應對各種復雜場景進行安全泊車,將智駕與操控結合做到起步和制動更穩、大曲率彎道更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夢想日上比亞迪還給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品牌將不斷降低智駕的體驗門檻,以更領先的技術和更具競爭力的成本,加速智駕普及。
技術不應該是工程師的自娛自樂,而應該是基于用戶體驗的選擇。
比亞迪深諳這一點,在夢想日期間舉辦了大行智能化體驗展。無論是我們熟知的易四方泊車、“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還是比亞迪攜手大疆打造的全球首個整車集成的車載無人機,亦或者是全場景車載衛星通信功能,好不好,比亞迪都交由用戶和體驗者決定。
這何嘗不是底氣與自信的體現?
曾經,鄧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并且號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能夠同時實現技術和銷量的雙重行業領先,比亞迪的依托除了用戶,便是腳踏實地的工程師文化。據悉,擁有9萬余名工程師的比亞迪,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汽車企業。從電動化到智能化,從動力總成到整車集成,從新材料到電子研發,工程師文化才是比亞迪真正做到行穩致遠的基礎。
在夢想日上,比亞迪同時宣布投入50億建設全球首批全地形專業賽車場。這一回歸汽車本質的舉動,既是比亞迪對汽車文化的致敬,也是品牌進一步助力中國汽車行業耀眼全世界的擔當。
在夢想日過后,“比亞迪沒有智能化”的短淺偏見,勢必會被有力擊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