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購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而且國產新能源車也不負眾望,通過高科技感、智能化來吸引消費者。根據官方給出的汽車銷量排行榜來看,理想L系列以及問界M7等車型的銷量要明顯高于寶馬X5和大眾途昂等傳統燃油車,日前,星途旗下的星紀元ET也加入該陣營搶占市場份額,那么它能否成功呢?
很多人對星途汽車并不熟悉,該車企背靠奇瑞集團,是奇瑞高端新能源中的一員,旗下車型主要以SUV為主,所以我個人對這款星紀元ET(中大型SUV)還是很期待的。該款車目前有8個版本配置在售,其中包含3款增程版和5款純電版,增程版的售價區間為18.98萬元至22.58萬元,純電版則是22.98萬元至31.98萬元。可以看到星紀元ET的能源類型要比同級別競品豐富,不同需求的用戶也能在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車型。
外觀方面,星紀元ET機艙蓋兩側向上隆起,營造出滿滿的肌肉感,貫穿式LED日行燈位于機艙蓋接縫處,有效拉伸車頭寬度。封閉式中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前大燈集成在前包圍兩側,配合下方的燈語系統,營造出很強的科技感。受制于價格因素,低配版并未給到燈語系統,而是加入銀色小飾件點綴,檔次感瞬間降低。新車側面的軸距為3米整,間斷式高腰線以及上揚的側裙線等搭配在一起,營造出不錯的光影效果。該款車的尾部通過大量的橫向元素修飾,呈現出立體又飽滿的形象,貫穿式后尾燈為流水式設計,能起到豐富尾部視覺效果的作用。
進入星紀元ET的座艙,簡潔而平整的線條營造出很強的“未來感”,中央扶手區為半島式設計,下方鏤空區域可存放大件行李物品,實用性比普通車型強,但取消手套箱的行為并不能理解,座艙內儲物空間有所縮減。異形方向盤粗細適中,握感扎實,四向調節對不同身材的人兼容性很好,同時部分版本還擁有加熱功能,寒冷氣候也能舒適出行。中間的懸浮式觸控屏為15.6英寸,搭載星途OS智能座艙和高通驍龍8155芯片,車機流暢度還是很有保障的。美中不足的是,全系標配的全液晶儀表盤均為10.25英寸,放在該車上并不顯大,且只有高配版擁有HUD抬頭顯,增程版都不具備選裝,對于一款大尺寸車型來說,我認為HUD抬頭顯還是很有必要的。
本人身高180cm,落座星紀元ET的主駕駛位,駕駛視野廣闊,配合頂部的不可開啟全景天窗,高個子人坐進去也沒有壓抑感。保持前排不動,到了后排依舊能自由伸展,腿部活動范圍在三拳左右,就算滿載成年人也不覺局促。我個人認為該款車的座椅布局較為單一,如果能像理想、問界等車型提供六座版或七座版就更好了。該款車的后備廂內部平坦,空間利用率較高,將后排座椅放倒后,還能形成一個1835L的大空間,搬運小型家電也不成問題。
星紀元ET增程版在動力上搭載1.5T增程器+單電機,最大功率為195kW,零百加速時間僅為7.8秒,穩中求快的類型符合家用需求。我認為星紀元ET起步很穩,駕駛質感與油車相似,適合油改電的人群,剎車線性,輕輕一踩速度就能降下來,配合360°全景影像以及透明影像等功能,能提高人的駕控信心。得益于電動機的優勢,起步迅速且絲滑,后期提速也很快,同時座艙靜謐性也很有保障。扎實的底盤調教能滿足家用需求,方向盤同樣輕盈,但剛上手的話,有點兒分不清上下。續航部分,新車全系CLTC純電續航均為200km,配合油箱之后,綜合續航里程能達到1518km,跨城市出行不會產生里程焦慮。
總結:星紀元ET的能源類型較為豐富,但座椅布局單一,同時配置方面也有改進空間,不過結合它的售價來看,性價比還是挺高的,所以有購車剛需的話,星紀元ET也可以考慮。至于后期市場表現如何,就看消費者怎么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