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5-2024 多趣味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5051670號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月1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2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約2000萬例,死亡病例約970萬例。這兩項數據中肺癌占比都是最高:新增肺癌病例250萬例,死亡病例180萬例。
報告說,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是2022年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癥, 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癌癥可能與亞洲地區存在的長期吸煙情況有關。從全球范圍看,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性別差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癥,也是女性因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則是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癥,也是男性因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
報告還發現癌癥負擔因人類發展指數高低而存在顯著的不平等,乳腺癌的情況尤其如此。在人類發展指數高的國家,每12名女性有1人在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每71名女性有1人死于乳腺癌。相比之下,在人類發展指數低的國家,雖然每27名女性只有1人在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但每48名女性就有1人死于乳腺癌。
報告說,在人類發展指數低的國家,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在人類發展指數高的國家低50%,并且由于診斷較晚和無法獲得高質量的治療,她們死于乳腺癌的風險要高得多。
報告預測,2050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將超過3500萬例,比2022年增加77%。造成全球癌癥負擔日益加重的因素有許多,包括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增長,也與癌癥風險因素的變化有關,其中一些癌癥風險因素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關。吸煙、飲酒以及肥胖是癌癥發病率上升的關鍵因素,空氣污染仍然是主要的環境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