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加劇,不同品牌間的銷量出現了明顯分化,在新勢力群體中,當前銷量相對穩定的便是理想品牌,其主打的L系列定位SUV,“彩電+沙發”的居家理念讓其成為了家用場景首選之一。理想L8作為家族內的中高端車系,目前擁有Pro、Max和Ultra版三款,指導價32.18—37.98萬。
理想L8在外觀上延續了家族統一的設計元素,車頭采用蚌式機蓋,表面帶有縱向的隆起筋線,機蓋前端采用了星環狀日行燈帶,將車頭上下區域進行了分割,下方中網區域采用了封閉式型面,兩側則為大燈組區域,前唇上方的橫向格柵內部采用了縱橫的飾條組合,并與大燈區域形成了U型結構,車頭底部覆蓋有微翹的護板,可減少前唇擦掛對車體的影響。
理想L8的車身保持了厚重飽滿的身形結構,鍍鉻的窗邊線條相比車頂及尾柱帶有前置布局,流向了相對粗壯的尾柱結構,腰線在車門區域形成了斷開設計,平直鋒利的線條勾勒出前后輪拱肩部的立體造型,前翼子板區域帶有銀色的攝像頭,可對整車的輔助功能提供支持。車門下方帶有內凹式的型面結構,輪眉區域采用了雙層式的線條勾勒,輪轂采用槍灰色的半封閉式設計。
理想L8的車尾擁有梨形結構的體態,尾窗帶有略微前傾的設計,同時兩側帶有黑色的飾邊,頂部則帶有微凸的擾流板結構,尾燈組類似車頭的日行燈腔體結構,微凸的立體設計也劃分出尾門的上下區域,燈組兩側配有單獨分區的短橫條燈帶,后包圍區域帶有厚重的外擴設計,底部覆蓋了槍灰色的護板,并采用隱藏式的排氣布局。
理想L8的內飾設計同樣帶有家族化的風格,中控臺通過平整的皮質材料包覆形成了溜面式的臺面設計,兩側加入豎向的出風口,主副駕區域配有較大尺寸的雙聯屏顯示,車內并未配備多余的實體按鍵,大部分調節功能均通過屏幕內部按鍵進行,儀表區域并沒有保留傳統的液晶結構,而采用了HUD和儀表盤顯示屏組合的方式來呈現行車信息。
在交互界面上,雙聯屏由兩塊15.7英寸的液晶屏組成,Pro版和Max版本采用驍龍8295P芯片,而Ultra版本則升級為8295P高性能版本,并對應配置了24GB和32GB的系統內存,車機內集成了理想最新智聯車機,內部配有GPS、多媒體娛樂、車聯網及5G互聯功能,同時聲紋和語音識別等均具備。在智駕層面,Pro版車型采用地平線征程5芯片,配有理想AD Pro系統支持,而Max和Ultra版則配備NVIDIA DRIVE Orix X*2芯片,并輔以AD MAX系統,都讓整車具有了L2級別的輔助功能。
作為一款適合家用場景的中大型SUV,理想L8車身有著5080*1995*1800mm的尺寸表現,軸距則為3005mm,之所以理想L8的座椅會被人稱為“沙發”,源于其座椅設計的舒適性,表面Nappa真皮的包覆加上飽滿厚實的記憶海綿,讓乘坐舒適度相應提升,車頂的分段式天窗也提升了車內的采光表現。車內采用6座布局,第三排可支持靈活調節,讓后備廂擁有313—1098L的寬敞可調范圍。
為了打消消費者對續航里程的焦慮,理想始終堅持增程式動力總成,理想L8采用了1.5T增程器與雙電機的結構,增程器主要負責做功供電,擁有40.5%的熱效率,電機部分采用前后布局,擁有330kW(449Ps)/620N•m的動力輸出,雖然整車有著5米的身形長度,但整車也僅需5.3秒便可破百。電池分為42.8kWh和52.3kWh兩種容量,并加入了阻燃材料和熱失控保護技術,并帶有快充及放電接口,Pro版和Max版工況下有著225km的純電和1360km的綜合續航里程,而Ultra版則對應為280km和1415km。
理想L8的底盤采用雙叉臂與多連桿的懸架結構,同時全系均標配了空氣懸掛和魔毯智能系統,較為柔和的阻尼調校讓整車在行經顛簸時將振動充分過濾,保證了車內乘客體感的舒適,空氣彈簧還能改變車身的高度,在經過一些非鋪裝路面時能提升整車的通過性。
寫在最后
理想L8在面對日益內卷化的市場也做出了價格上的調整,24款車型相較23款有了明顯的調降,整車產品依然迎合家用需求為主,智能化硬件也有所升級,這讓其在未來的銷售中保持了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