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進入到國內以后,獨特的直營模式經營,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不用再去搞價錢,大家都一個價格,這樣的經營模式確實能夠吸引不少消費者。
隨后的造車新勢力都是采用的直營模式,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最為特殊。
小鵬、阿維塔轉戰經銷商模式
但是小鵬汽車是這三家車企混的最差的一家,在2023年4個季度的毛利率為1.7%、-3.9%、-2.7%、6.2%,這樣的毛利率確實要提升不少,尤其是到了今年(2024年)的第一季度,小鵬汽車的毛利率達到了12.9%,可謂是直接飆升。毛利率提升的背后,離不開小鵬汽車轉戰經銷商模式的選擇。
要知道,2023年間小鵬汽車關閉了130家門店,但是與此同時,通過木星計劃引進了160家的經銷商店,將24個銷售區域縮減為12個。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小鵬汽車交付量新車21,821輛,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19.7%;總收入為人民幣65.5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62.3%;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5.4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57.8%;最重要的是,一季度毛利率為12.9%,作為對比,2023年同期為1.7%,2023年第四季度為6.2%,環比增長了6.7%。
這樣的經銷商模式無疑證明小鵬汽車賭對了
反觀阿維塔汽車,作為長安車型的高端產品,按理說阿維塔的直營是最應該維持下去的,在朱華榮接手后,阿維塔也被曝將從直營模式全面轉變為經銷商模式。目前阿維塔旗下共有兩款產品,分別是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兩款汽車的銷量均跌破30萬以下,但是在銷量上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每個月僅能維持5000輛不到的銷量。
向經銷商模式轉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直營、經銷商模式如何選擇
在面對如今的新能源情況之下,直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采用理想汽車CEO李想的言論來說,直營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好更快拿到一手消費者對產品的反饋意見,從而更快改進和升級更新到產品中;另一方面對價格和利潤控制要比代理商更為有效。
并且李想也表示過“不會授權任何代理商和經銷商,會一直堅持直營的銷售模式。”
在傳統的經銷商模式大多為燃油車模式,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在于后期的保養以及維修,一家4S店配著維修部門,維持著良好的生態系統,不管是賣車還是后期盈利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如今到了新能源模式,大多數的新能源的買賣都是一錘子買賣,車提走就無關4S店任何事,畢竟新能源的保養無非就是空調濾芯等一些簡單的操作,自己都可以完成,如果怕麻煩,外面的維修店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尤其是咱們文章剛開頭提到的直營模式不用在費盡心思與經銷商店還價,搞心理戰,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占了便宜,但是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自己買的不是最低價,對于該品牌的印象以及二次的購買不會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維持直營模式并不現實
書接上回。雖然直營模式的優勢大于經銷商模式的優勢,但是想要維持直營模式并不容易,因為在新能源的發展道路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倒閉的車企,例如威馬,例如近期的高合,還有還未讓消費者看到實車的恒馳汽車,這些都是直營模式,但是資金問題成最大的問題。
就還是拿小鵬汽車來說,數據顯示,2022年小鵬銷售費用為50.29億元,其單門店銷售費用約為1197萬元,這與2021年基本持平。在一年前,其門店數量為357間,所對應的2021年銷售費用為42.76億元。
這個數字如果能夠持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根據數據顯示,小鵬汽車的凈虧損達到28.05億元,這也創下單季虧損歷史新高。此前小鵬單季虧損最高季度為去年二季度,當時凈利潤虧損額為26.89億元,今年一季度虧損額則為23.4億元。
這樣的直營模式無疑是給車企巨大的壓力。所以針對每家車企要有不同的相對應的政策,不要一昧的跟風,只要給客戶最好的服務體驗就是最好的選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