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我們可能就會迎來仰望U7的獵裝版車型。
諜照已經曝光了,雖然目前還處于測試階段,但有個半年左右的時間,這臺車上市應該不成問題。而比起騰勢Z9 GT來說,這臺仰望U7的獵裝版從車型定位以及車型未來的售價來說,都更接近保時捷的Panamera車型,很有可能形成更為直接的對標關系。
消費者們關心的,包括了這臺車的一些新技術應用,還有它的定價范圍。而個人推測,這臺車上市的最終價格,應該不會低于70萬元。那么在技術應用層面,肯定也要和騰勢Z9 GT做出一定的區隔,例如會把電機數量增加到四顆,最大馬力可能會達到1306匹。
這樣一臺車的出現,有沒有可能徹底平替保時捷Panamera?
敢玩大馬力,得做好什么準備?
雖然還處于測試車階段,但仰望U7的這臺獵裝車不缺看點。首先就是它的動力水平,足夠碾壓保時捷Panamera Turbo S那臺4.0T的發動機了(最大630匹馬力)。在仰望U7 獵裝版這臺車上,我們目前能知道的關于動力部分的信息,是,將會使用上了四臺電機的配置,而最大馬力1306匹;這其實和目前的轎車版本是一樣的配置,很頂。
四顆電機的配置,這已經不是比亞迪集團在旗下車型上第一次使用了。
在仰望U7獵裝車上的四電機配置組成,應該不會有變化,畢竟有現成的高功率電機組可以直接照搬,而且市場對這種車型的認知,是動力越高越好。最大馬力1306匹,那么前軸會分配到的最大馬力,將會是653匹,也就是480kW。同樣,后軸也是一樣用480kW組合的雙電機組,以上四顆電機,都會做小型化處理之后給塞到前、后軸上。至少在動力上,仰望U7獵裝版,已經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前提,而且還有一套可玩性很高的易四方四驅系統。
這套四驅系統,在仰望U8上已經應用了,如果駕駛過這臺車的話,大概會有兩個感受,第一就是車輛的穩定性真的好,能在高功率輸出的情況下依舊表現的很穩;第二就是它的行駛模式可玩性比較高。當然,第二個特點大概率不會頻繁的有應用場景。
那么,主要聊聊第一點。
仰望U7用的易四方四輪獨立扭矩矢量控制技術,可以實現控制各個輪端扭矩,穩定車身姿態,使得車輛在性能、操控這兩個方面都達到平衡。主要還是怎么在大功率輸出的前提下,能把車控制的很穩定。
原因是有更快、更精準的定位能力,可以準確捕捉運動目標,而且是可以分析出四個車輪分別的抓地力情況,然后在自動化任務及運動情況下分別控制四臺電機的動力輸出,所以才能表現出極高的穩定性。這個特點,其實放在仰望U8上求的是在不同路況條件下,都穩;那么放在仰望U7獵裝版這臺車上,目的就變了,是針對鋪裝路面下的運動屬性來做的,調校風格上可能會有明顯變化,會更傾向于激進駕駛那種調校。
從動力數據上來看,仰望U7獵裝版對保時捷Panamera有著明顯的優勢,而且是接近700匹的優勢。所以,需要一套極其穩定的四驅系統來為大馬力輸出來做支撐,否則一味的追求高動力輸出屬性,也將會對駕駛體驗帶來負面影響。
駕駛體驗,能被照顧的很好嗎?
高動力屬性,有了;穩定的四驅系統,有了。是不是就可以做好一臺高性能車的操控體驗了?顯然不是,四驅系統只是為了匹配高動力的一個配置,相輔相成的。而想要一臺車好開,那還是得需要一套足夠好用的底盤懸架系統。
毫無疑問,這臺仰望U7獵裝版,也會用上云輦-Z懸架系統。
云輦-Z也就是我們之前有所耳聞的“電磁懸架”,例如在凱迪拉克、路虎以及福特上都有應用的案例。但云輦-Z這套設計,有點不太一樣,可以理解成云輦-Z是在每個輪子上安裝大磁鐵,實際上它的車身是被車輪的磁力給頂起來的。而這也是仰望U7轎車版,在過減速帶的時候,幾乎不會對車身帶來明顯姿態上的影響的原因。
那么,對操控而言有何幫助?
從一份云輦-Z的專利里,我們非常清楚的能夠看出,有兩個非常大的六棱形筒柱,套在雙叉臂前懸掛的安裝位上了。而這兩個筒柱,是用來提供支撐的直線電機,而且還是永磁電機,還提供了大量的電磁組件來實現磁通量的快速調節。而磁通量的快速調節,能實現的,就是磁力互斥的效果,最離譜的效果是仰望U9那次“原地起跳”的效果,仰望U7用云輦-Z同樣也可以。
這么一個細節,間接的指出這套懸掛系統對于車身高度、姿態的調節速度可以很快,而且上限能力,只要調校風格允許,可以調的很高。那么,轉化在駕駛層面上,云輦-Z通過懸浮電機直接作用于車身,避免了傳統系統中油液介質在能量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實現了精準且高效的微調控制。
微調控制,對于車輛在入彎、出彎時候的姿態會很有幫助,能決定你什么時間剎車,也能決定你什么時候可以全油出彎。所以,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系統的效率,也進一步增強了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在高速行駛或進行復雜操作時,精確的操控反饋是非常重要的。
再糾結一個點。
對一臺高功率車型來說,重量,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但,仰望U7這臺車的轎車版本,重量已經達到3噸左右,做獵裝版的話,重量應該不會有明顯的優化效果,畢竟四臺電機+電池包這些都是自重大戶,沒得砍。
那么,在有了現在的易四方四驅+云輦-Z兩套系統之后,其實可以對抓地力以及操控性能上起到一定的優化作用,來彌補一下3噸車重帶來的影響。不過,對這種高性能+重量大的車來說,剎車系統能不能承受,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目前能看到,仰望U7會提供一套高性能的碳陶剎車盤來做全系標配。當然,這會對激烈駕駛下的剎車相對來說友好一些,0-100km/h的制動距離控制在33米左右。但如果想要這臺車擁有下賽道的能力,不說更好的剎車系統必須上車這點,起碼要在動能回收上做出一定的調整,比如加大動能回收力度來緩解高車速下對于剎車系統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