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文章跟大家講過,一輛車剛開沒多久就要賣是最虧的,損失非常大,只有把車開到報廢才是最劃算的。但很多人新車買回去以后,才開了幾個月就要賣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人不惜虧本也要賣車?今天小李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說說我自己的一些比較中肯的看法。
實際上咱們買車最怕的就是買了又后悔,恰恰新手買車就最容易后悔,不要問我為什么知道,因為我已經換了4輛車了。但造成大家后悔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像我們這邊,很多人的車都是不開的,買回來一年開2000公里不到,其中大部分里程都是過年過節回來開的。但汽車在農村里說是“原子彈”一樣的存在,都不過分,不一定要用得上,但你有我也得有,不然的話可能就會被看不起。
我有個朋友常年到頭都是在深圳打工的,但年紀也不小了,相親次次都被嫌棄沒車沒房,所以就咬咬牙,先把車買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買了車以后,好歹去相親的時候我不用搭車去,甚至還能送人家妹子回家。但買車不到一年就后悔了,后悔的原因就是他根本用不上,車子丟在家里限制發霉,還每個月要交車貸,感覺自己做了個錯誤的決定。如果當時把買車的錢拿出來再湊一點,就能首付一套房子,好歹也能在城里有個落腳點。實際上,很多人買車后悔了都是因為用不上,所以買了沒多久就想賣掉。但這種情況還算好的,有一部分人是買車后工作變動,入不敷出,只能選擇賣車。
今晚跟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才知道,他們的工資又降低了,說是下個月開始還要再降30%,在我眼里,他們的工作就是鐵飯碗,但現在的大環境下,他們也都是經常發不出工資。有些人買車的時候雖然沒有存款,但工作穩定,對買車后養車的開支并沒有什么概念,覺得收入問題沒什么問題,就超預算貸款買車。結果買回來才發現,車貸啊、保險啊、保養啊、油費啊這些錢加起來每年要花掉不少錢,甚至自己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一旦出現單位兩個月開不出工資的情況,就真的是無限被動,所以寧愿虧錢也要把車賣掉,及時止損。
最后就是有錢買來玩玩那種了,今年的小米SU7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了,車子剛出來的時候一堆人去搶,但買回來玩了幾個月以后發現不適合自己,要么就是自己身板太大了,坐這個車覺得太憋屈,要么就是玩膩了,覺得趁現在還保值賣掉沖下一輛新鮮貨。像這種往往都是有錢人,換車的頻率也都非常高。
說實話,我覺得大部分人買車回來都是想長期用的,但買回來才發現不適合自己,實在是忍受不了才要賣。比如有些家庭需要SUV卻買到了轎車,有些人比較在意油耗,卻買到了SUV或者是買到了油老虎的車型,有些人想要動力好的,卻買到了小排量的,等等這些都是后悔的原因,都會導致最終要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