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火朝天的新能源新勢力價格戰對決中,各路純電、插混車型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在MPV領域,新能源車卻出現了插混一枝獨秀的情況,這點在四月份的上險量榜單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1.騰勢繼續雄霸榜首,豐田雙車表現亮眼
上險量是衡量一款車型銷量的比較可靠的指標,在四月份的上險量榜單中,騰勢D9繼續維持了強勢的地位。8153的上險量比第二的格瑞維亞多出一千多輛。
但考慮到豐田的格瑞維亞是賽那的姐妹車型,這兩款車似乎應該算作一個車型。賽那5938的上險量與格瑞維亞7085輛的上險量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一萬三千輛,遠超同樣采用雙車戰略的本田奧德賽(3005輛)與艾力紳(1851輛)。
排名第四的別克GL8曾經一直是MPV市場中銷量最高的車型。但如今在新能源車型崛起與降價潮的沖擊下,在四月份這款車型的上險量只有5470輛。
在排行榜前十位,有多款廣汽集團出品的車型,傳祺M8、M6與E8三款車型分別位列榜單的第四、第六以及第十位。
雖然在榜單前十里不乏新能源車,但卻不見純電車型的身影。
2.純電車型銷量不佳,理想是否錯判趨勢
在榜單中排名最高的純電MPV是小鵬出品的X9,然而這款車型1694的上險量還不到騰勢D9的四分之一。
在2024年之前,理想首款純電車型MEGA的各路消息就被不少車友廣泛關注。然而上市后,理想MEGA平平的銷量卻與當初的宣發與關注度形成了巨大反差。
20204年四月份,理想MEGA在連續降價后也僅取得了1142輛的上險量。這樣的成績不禁令人質疑,理想高層對于MPV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不是產生了誤判。
3.搶灘登陸竟成前浪,MPV還需回歸本質
李想為首的理想管理層推出理想MEGA,是想要在純電MPV發展趨勢形成初期搶占市場。以理想MEGA的配置、售價以及公關、營銷力度來看,李想確實在努力把這個車型做成純電MPV的市場標桿。
雖然純電MPV成為主流的趨勢或許存在,但這一趨勢形成的點位,以及合理入局的時間點在哪,誰也不能完全確定。
雖然如今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理想MEGA仍然無法做到李想在2023年宣稱的一千公里以上的續航?;蛟S理想MEGA和L6/L7/8/9四兄弟一起裝上增程器還能賣得更好些。
因此,理想MEGA外形上的“撲街”只是一個導火索。根本原因或許在于,2024年根本就不是“純電MPV”元年。理想MEGA沒能成為搶灘登陸的英雄,而是變成了倒在沙灘上的前浪。
車企來說,預測行業的發展點位固然重要。但回歸用戶體驗感,實際使用效果以及性能才是更為本質的產品思維。舍本逐末很容易導致最終的成品呈現出與設計初衷相違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