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國內汽車市場,包括東風本田在內的所有合資車企,在電車領域都是追趕者的角色。
相信每一位關注汽車的人都相信東風本田的造車能力,甚至對于東本車型的產品力深信不疑。但時代造英雄,當國內大力推行電車的時候,腳步稍慢一拍的東本也陷入了暫時性的轉型困擾。
但是,正如我們成長的時光里大抵有這么一個信仰——相信光,讓我們勇往直前,對于東風本田來說也亦如此。
是的,我說的就是深刻在童年里的奧特之星,也就是光之國。那一位位奧特曼,總會在人類至暗時刻出現。剎那間,如黎明破曉,光明重現。而此時的東本,也因為獵光e:NS2的到來,開啟了一段新的征程。
這雖是一款日系車型,但卻為中國市場做了眾多改變,并且全身上下都是本田汽車該有的氣質。你說它低調,卻能細品出驚艷。若說它中庸,卻有諸多亮點。因為這是來自東本的車型,它們擅長將優點藏在不易察覺的地方,需要稍微深入地去了解。
所以,準備好了嗎?一起來回想一下造車的本質吧!
造型之于定位
一款車的造型和尺寸,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它的定位。
獵光是一款緊湊級獵裝轎跑,可以說開辟了汽車市場某一細分領域的先河。率直硬朗的線條下,接近4.8米的車長堪比中級車,再結合著輪廓一起看,頗顯大氣。
如今國內新能源品牌正值井噴期,各種硬派SUV、流線型轎跑層出不窮,而獵光這種融合前兩者核心設計元素的跨界轎跑造型,有種恰如其分的辨識度。
翻譯過來就是,這設計既前衛,又耐看。要知道,旗下的沒一款車都可以自如應對那些相互矛盾的客觀審美因素,才是真正有設計底蘊的汽車品牌。
舉些例子,比如小米SU7,因為有著“成熟”的造型配合靚麗的車身顏色,一開始就火爆營銷圈,但喜歡它的人群卻相對小眾。又比如騰勢Z9 GT,網絡上對其外觀造型不乏溢美之詞,大贊其媲美帕拉梅拉獵裝版,但前后大燈的設計卻招來頗多詬病。
說到底,就是品牌缺乏家族設計元素,而這些標志性的設計元素同樣是一個汽車品牌用心去沉淀的。
另一方面,車長接近4.8米的獵光e:NS2絕不是只有外觀設計值得稱道,它可是東風本田在新賽道沖刺的重磅車型。既然尺寸不小,那么我們就要關注一下重量。
注意,獵光的重量只有1.75噸左右,這可是一臺車長接近4.8米的電車,搭載了68.8kWh的電池。你看看車長相近,但搭載了75kWh電池的蔚來ET5T,重量已經來到了2.2噸,相當于獵光滿載的重量。
如果將兩臺車擺在一起,很容易有種同定位競爭對手的錯覺,但實際上兩臺車的重量卻相差甚遠。而這種極致的輕量化,足以彰顯東風本田的技術底蘊。
三電之于技術
過去衡量燃油車的技術水平,通常都是看三大件,如今變成了三電系統。
相信沒人會去質疑本田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上的造詣,但大伙去看本田的三電技術時,也得從宏觀角度去分析。因為造車如造桶,容不得有任何短板的存在。
比如它的電機采用扁銅線繞組結構,極大增加了功率密度。又比如它的電池時和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實現先進的輕量化技術和電池包集成技術。
可以說,獵光可以實現CLTC 545km的長續航里程,這兩者都功不可沒。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搭載75kWh電池包的轎車,CLTC續航里程大都在500km。所以,在東風本田看來,電池容量固然重要,但降低能效才是增長續航的根本。
獵光的出現正在提醒我們,彼時我們只能增加電池容量來提高續航,是因為技術條件不允許。如今大家該考慮一下如何優化核心技術,加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是時候優化一下“質”。
至此,那些想通過三電看汽車品質卻無從下手的朋友們,你們大可記住這一點。三電從來不是看電機馬力的高低和電池容量的大小,所以千萬不要看它給了多少,而要看它給了什么。
智能之于安全
對于智能這件事情,自主品牌擁有極高的話語權,甚至大家都是在抄解題思路,但獵光卻在另辟蹊徑。
當我們提到非豪華車的智能化時,無非就是智能多媒體和L2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這可能都不僅是解題思路了,儼然就是標準答案的模板。那么,獵光身上有這些嗎?答案是有的。但是,這些就足夠了嗎?獵光認為——
不夠!
我們就提兩個小細節,第一個就是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有些車會有疲勞監測系統,通過紀錄駕駛員微表情來判斷是否存在疲勞駕駛。而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除此之外,還會分析危險駕駛行為和情緒動態,再通過語音助手來提醒駕駛員。
第二個則是CWC實時座艙監測,不但能識別車上同行兒童以便推薦兒童適用的娛樂內容,還會在離車的時候在手機APP上推送遺留物提醒。
這兩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前者從更高維度保證了一家人的出行安全,而后者則從細節處體現了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兩個要點從不同角度出發,但都是為了維護了車乘員的安全。
說到底,我們為什么需要智能化,為什么認為智能化配置能提供便利,不就是因為它能替車主分憂。而安全,就是我們日常用車所有憂慮中的重點。
結語
過去我們看到本田的新車,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駕控和空間,這是本田車型賴以生存的基石。而在獵光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些優點都有所傳承。
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當下各個品牌都為了價格戰而逐漸迷失造車初心的時候,獵光依舊能基于最原始的需求來打造一款迎接未來的電車。
當一個事物發展速度過快時,就很容易便宜正常的軌跡,比如當下無底線的價格戰。毫無疑問,獵光同樣面臨著價格戰的難題,但同樣是卷,獵光選擇了“卷價值”,而非單純地“卷價格”。
就像小時候光之巨人總會隱晦地告訴我們:奧特曼只是打敗了怪獸,人類只有找到自救的方向,才能驅散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