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5-2024 多趣味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5051670號
日前,小米汽車官方發布會消息,截止至6月14日小米SU7已經交付了2萬輛新車,而今年要保證交出10萬輛的成績單,并沖擊12萬輛的的交付。作為電動車的“大頭”,電池的成本占整車的1/3,因此交付量的壓力很大一部分給到了電池供應商;目前小米SU7主要由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供應電池,而最新消息是小米要自己投資造電池了,實現“自己的電池自己把控”?
根據消息,由北汽集團、小米集團、寧德時代、京能集團等四方共同投資的北京時代電池基地于近日破土動工,建成之后能夠生產汽車動力電池,屆時北汽、小米、理想等品牌就能得到產量更加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應。
現階段,理想汽車的電池主要來自于寧德時代,而理想L6的磷酸鐵鋰電池則來自于寧德時代和欣旺達;北汽的BJ40e等則使用中創新航等供應商的電池;小米汽車的話,前面已經說過,電池供應室上兩位“電池巨頭”。
按照電動車的發展,相信100kWh左右的動力電池會越來越常見,現在150kWh也已經出現并商用化了,包括蔚來、極氪等都在用。在固態或半固態大規模量產之前,大容量的液態電解質的鋰電池仍是主流。
N點評:北京時代電池項目的到來,無疑是解決了北汽集團、小米汽車等車企的電池供應問題,而且可以將質量、工藝甚至產量、價格,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對整車的生產、交付有所保障。相信新基地的電池項目會得到寧德時代的技術支持,品質和性能如何呢?咱們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