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不過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意識到,在新能源賽道上,與中國車企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捷豹路虎和奇瑞汽車近日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擬共同推進全新合作模式,旨在進一步強化其在華合資公司——奇瑞捷豹路虎的產品矩陣,邁向正在到來的電動化時代。
具體合作內容的核心有三點:
1、授權奇瑞捷豹路虎在全新電動車產品上使用“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
2、“Freelander神行者”將采用奇瑞的純電平臺打造,與奇瑞捷豹路虎現有產品線并行生產,采用單獨渠道銷售;
3、“Freelander神行者”未來將向海外出口。
捷豹路虎成為又一家與中國車企合作造車的歐洲品牌。
歐洲人搞不定的,找中國人
相比日系和美系,歐系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上是最為堅決的。因此近年來,在歐洲品牌們發現難以趕上中國新能源車后,越來越多歐洲車企選擇了與中國車企以不同的方式合作。
去年,大眾集團選擇與小鵬汽車合作,雙方基于小鵬G9的平臺共同開發大眾汽車品牌B級電動汽車。同時,大眾集團還投資7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今年大眾集團又與小鵬圍繞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等方面簽訂聯合開發、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可以說兩家車企的綁定程度越來越深。
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則選擇與零跑汽車合作,不僅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1%的股權,同時雙方成立合資公司面向全球銷售業務。這樣Stellantis集團成為零跑汽車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伙伴,而且Stellantis集團也能夠利用零跑現有的技術以及平臺實現快速貼牌生產。
奧迪與上汽也于去年達成合作,雙方將以智己的純電平臺為基礎攜手開發新的奧迪車型,并且新車型2025年就會面世;更早之前,吉利與雷諾也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新的合資公司已經在今年落地,重點致力于混合動力總成和高效的燃油動力總成的研發、制造和供應。
電動化搞不定就找中國人,這已經是金科玉律。
捷豹路虎的尷尬
和自身對比來說,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似乎并不差。2023年捷豹路虎在中國的零售銷量為106377臺,同比增長25%。
其中,路虎衛士全年累計交付近20000臺,同比增長59%;攬勝與攬勝運動版累計交付超過25000臺,同比增長31%。捷豹方面銷量同比增長也有23%。
但如果摒除衛士、攬勝運動版這些進口車型的銷量,那么奇瑞捷豹路虎國產車型的銷量就遠沒有那么樂觀了。
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一期的設計產能是13萬臺,目前五款捷豹路虎國產車型都在這里生產,但產能利用率只有24%。去年11月,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一度傳出裁員傳聞。
另外,捷豹路虎主要還是依靠“以價換量”的策略來保持銷量,五折、六折是常規操作。在2024年價格戰進一步激化下,長期的以價換量也已經卷不動了。今年1-5月,路虎的銷量同比下滑了7.3%。而且,在電動化方面,捷豹路虎也一直拿不出強有力的產品。
選擇借助中方的技術力量合作,快速電動化。這條路不管走不走得通,都值得一試。同時也能夠讓常熟工廠的產能充分利用起來。
唯一的缺憾是,這次合作的內容并沒有將新產品納入到原有的捷豹路虎經銷商渠道內。這意味著奇瑞需要另建單獨的銷售渠道。這在未來難免會給人一種“Freelander神行者”不是捷豹路虎“親兒子”的印象。
奇瑞E0X平臺開枝散葉
說到“Freelander神行者”,是路虎品牌在1997年推出的產品,主打都市用輕型運動休閑SUV市場。這種獨特的風格讓Freelander神行者從一面世便風靡歐洲,成為當年的歐洲年度SUV銷量冠軍,并創下了全球年銷量66000輛的成績。
2006年,路虎被寶馬賣給福特集團后,又推出了神行者的第二代產品,即神行者2。2013年,攬勝極光的大受歡迎讓神行者2的銷量一落千丈。神行者2也開始在奇瑞捷豹路虎的常熟工廠開始以CKD的形式生產。
2015年第三代神行者車型被劃歸到了發現車系,在國內市場被命名為發現神行,在海外則叫做發現運動。至此,神行者這個名字就已經宣告淡出路虎車系了。也就是說,神行者這個名字已經在車圈消失了將近10年。
奇瑞方面,如果要說高性能的純電平臺,當推E0X電動平臺。這套平臺可以說是集成了目前奇瑞在電動化領域的所有技術,適配車長在4600-5200mm,軸距在2800-3200mm的車型,剛好可以覆蓋到Freelander神行者的級別。
目前從E0X平臺上誕生的車型包括iCAR 03、星紀元ET、星紀元ES、智界S7,主要以中高端中大型產品為主。顯然,奇瑞也希望E0X平臺能夠更多的開枝散葉。
捷豹路虎是將“Freelander神行者”作為一個品牌授權給奇瑞捷豹路虎使用。這個操作上類似于當年大眾將“思皓”品牌授權江淮使用。所以也不排除未來,神行者會從一個單一車型變成一個系列車型,我們可以看到經典尺寸的神行者,也可能看到更大號的神行者,甚至也可能是換殼版、貼牌版的星紀元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