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以來,AI芯片企業英偉達漲瘋了,10多倍的漲幅啊。
大家看著它從1萬億美元,變成2萬億美元,再變成3萬億美元,有機構甚至預測或許英偉達很快就要達到4萬億美元。
很多人稱,英偉達是史上最大泡沫的芯片企業,畢竟和微軟、蘋果對比,英偉達不管是營收、利潤、前景都沒那么樂觀。
但事實上,按照英偉達目前的業績,真不算高估,要知道英偉達的動態估值只有60倍。
而隨著AI的火爆,英偉達的壟斷地位,再加上其90%的毛利率,50%的凈利率,一年的凈利潤幾百億美元,60倍的估值,并不夸張。
如果對比國內的一些上市的半導體企業,顯然還是低估了,國內很多半導體企業的動態估值高達上百,甚至幾百倍呢……
說真的, 如果我們分析一下全球芯片領域,會發現目前真正全球最大泡沫的芯片企業,并不是英偉達,而是ARM。
目前在資本市場,ARM的市值高達1900億美元(約1.38萬億元),動態估值是620倍,是英偉達的10倍,這才是真正的泡沫。
要知道目前成熟的芯片上市企業中,動態估值達到620倍的芯片企業,全球范圍內,其實也只有ARM這么一家了。
數據顯示,2023年,ARM的營收只有30億美元左右,而凈利潤只有區區3億美元,它能值1900億美元么?放到魔幻的大A,只怕也漲不了這么高啊。
而英偉達2023年營收600億美元,凈利潤近300億美元,營收是ARM的20倍,利潤更是100倍,如果按ARM的動態估值來算,英偉達市值要達到19萬億美元才行,現在僅3萬億美元,差的遠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ARM未來前景大,所以才這么高。
但ARM的前景真的很大么,只怕未必。
ARM是IP廠商,對外提供架構授權,以及IP核授權。目前全球99%的手機均采用ARM架構,在手機這一塊,基本到頂了,很難再增長。
接下來ARM的方向是PC領域,特別是AI PC到來,或是ARM的機會。
但機構認為,接下來5年后,ARM在PC領域的份額,可能也就是25%左右,再考慮到ARM的模式,就算拿下25%的份額,ARM本身也沒多少錢可賺,畢竟ARM只是多點授權費而已,并不會特別高。
再加上目前RISC-V架構在搶市場,還有在中國市場有很多其它因素,導致ARM的未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樂觀,所以620倍的估值是太高太高了。
所以很多人認為,ARM才是全球當前泡沫最大的芯片企業,1900億美元的市值,高估又高估了。
不過,對于孫正義而言,ARM市值大漲,自己就賺大了,當初孫正義買下ARM時,僅花了320億美元,如今高達1900億美元,賺了1600億美元,而孫正義占股占到近90%,所以折算成人民幣就是上萬億了,賺的盆滿缽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