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燃油車時代,三大件,或者說最核心的三樣,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這三大件決定了一款車,或者說一個汽車品牌的生死,因為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項技術不行,消費者就不會買單,那么汽車就不好賣。
所以我們看到以往的燃油車宣傳時,會說發動機多厲害,變速箱多牛,底盤技術有多高超……
不過,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三大件變成了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不再是之前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了。
發動機、變速箱沒有了,這個大家理解,因為動力系統不一樣,電動車不需要發動機,也不需要變速箱,用三電技術替代了。
但為何底盤也不再是核心技術了呢?很多人理解,底盤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了一款汽車的行駛質感的,為何國產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絕口不提底盤了?
有很多喜歡吐槽的朋友,會吐槽稱,因為國產新能源底盤不行,所以不提,只提自己行的,比如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唄。
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的,因為新能源汽車時代,底盤真的不重要。
首先要說一下,底盤技術到底是什么技術?其實就是讓車開起來更舒服,穩定性更好,操控靈活的這么一種技術。
以前的燃油車時代,發動機在前面,非常重,再加上一些機械設備等,所以重心不穩,前后重量不平衡,底盤技術就是通過一些技術、零件配置,讓車的重心降低,前后重量平衡,穩定性提升,開起來更舒服,這就是底盤技術。
但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沒有了發動機,采用的是電池,電池很重很大,平放在汽車底盤下面,有些更是和車身一體化集成。
那么車的重心就非常低,前后重量非常平衡,重量也集中在底部,根本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術,就可以讓車開的非常平穩了,再加上國產新能源車配置,非常高,很多使用了空氣懸掛,CDC懸掛等,再配各種電子控制技術等。
可以說,在燃油車時代需要技術的底盤,在電動汽車時代,完全就不是什么核心技術了,電池一放,重心低了,車也穩了,再加上一些電控技術,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底盤響應速度和可操作性遠超油車。
所以國產新能源汽車,根本就不需要提底盤技術,因為沒什么好提的,所以說并不是國產新能源車的底盤不行,而是新能源時代,底盤普遍比燃油車靠譜,那還提什么提,沒必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