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不買思域,你可能會糾結內飾、配置、性價比。但是現在11代思域優惠4,成交價只要10萬出點頭,你猶豫的又是燃油車會不會淘汰的問題。思域如今價格不算高,但賣的并不好。空間動力都還行,但仍然很多人在吐槽?之后思域又出了混動版,買單的更是少之又少?到底什么原因,咱們來分析分析。
早在2006年,第8代思域進入中國市場,8代思域一經推出,在當年就成了很多人的夢想之車,獨樹一幟的設計、雙層式儀表臺造型,代號R18A1的1.8L發動機能做到140馬力,變速箱除了有5檔手動版本,還有當時在A級車上極其少見的5AT變速箱。哪怕2011年推出的9代思域,整體產品力相比06年上市的8代思域提升都不大。
可以說06-10年,A級車市場上,思域就是王炸的車型,很多人被本田吸粉,可以說就是那個年代,因為這款車型。而現在的11代思域,按理說整體造型大變樣,前后排空間也優化了不少,1.5T的發動機配CVT變速箱,動力不錯,油耗也很經濟,全新的內飾設計,看起來也挺有運動感。可為什么大家就是提不起興趣?我覺得有幾點原因:
首先,11代思域在上市初期,沒有認清環境,當時國產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崛起,可是思域依舊傲氣,不僅沒什么優惠,1.5T最低配也要13.99萬起售,而暢銷款是14.29萬的次低配,落地16萬不到。這個價格放在2021年的下半年,不用拿國產新能源車來比,就是自家的車型,都可以看看雅閣低配了。
緊跟著,國內整個車市開始加速內卷,特別是10-15萬這個區間,插混車型開始迅速占領市場,比亞迪又帶頭打了幾輪價格戰。比本田更傲嬌的馬自達都推出9.99萬的昂克賽拉,而思域這邊卻還在玩指導價不變,只給你多優惠一點的套路,牢牢控制自己的定價權。
以目前主銷的240TUBRO CVT勁勢版為例,指導價14.19萬,優惠4萬左右,裸車10.19萬,落地大概在11萬多,跟國產車新能源車拼動力、拼操控、拼空間、拼價格,沒有一點優勢。
而國產燃油車價格更是低到塵埃里,思域的定價至少高了兩個層級。最后,就是很多人吐槽的顏值問題,相比10代思域的運動造型,現在的第11代思域,總讓人覺得運動不足,買菜有余。就算推出了兩廂版,也無法拯救銷量的疲軟, TYPE R不引進還能吹吹牛逼,引入之后賣不出去,反而失去了神車的光環。
而現在11代思域,除了燃油版車型,還新增了2.0L混動版本,用的是第四代IMMD的技術,依舊是純電、混動、發動機直驅三種模式,主打低油耗和長續航。可奇怪的是,隔壁本田雅閣反而放棄了IMMD,改用PHEV。這就導致想買思域混動的客戶,害怕自己買完就是淘汰的產品。
當然,假如你就想買思域這款車,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就比如很多車主投訴的方向機卡頓問題,就容易導致方向盤在打完方向之后卡住、不回正。這還是10代思域就有的歷史遺留問題,還有老生常談的思域隔音差、油漆薄、配置低,能不能忍就看個人接受能力了。
總結來講,以前買思域圖的是本田,現在買思域圖的是日系省心穩定,真要拉出各項數據一個一個跟國產新能源車對比,大概率你會覺得這就是個落后的產品。如今還能堅持買思域的客戶,屬于對空間有一定要求,還想要一臺品牌說得過去,保有量比較大,日常好開好停、省心省油的合資A級車,在他們眼里,這只是一臺代步工具,對本田還存有一些好感,但和JDM已沒什么太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