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網絡用戶為了一點小事也能引發激烈爭吵,比如對于甜咸豆腐腦,乃至于簡單的煮餃子都能成為爭議焦點。
有一位網友發布了一個視頻,說自己的丈夫來自山東,在煮餃子時一定要加水,而且要沸騰三次、加水三次,而我自己來自內蒙古,從小到大都沒有加水煮餃子。
煮餃子時,丈夫堅持要加水,導致夫妻二人產生了分歧,只好求助于網友,希望能找到加水到底好還是不加的答案。
面對這一情況,大量網友迅速發表了不同的觀點。總體來說,支持增加水量的聲音似乎更為突出。不僅山東和東北地區的網友紛紛表態,其他地方的網友也不少站在了這一立場上。
自然,也有網友表示,不管是煮還是不煮,煮熟后吃起來都沒有太大區別。
-內蒙古人通常會喝不加水的牛羊肉湯,而對于餃子,聽從山東人的建議應該沒錯。
-只有山東人在煮餃子的時候會加涼水嗎?確實如此,山東人在煮餃子時,會加水,而且必須加三次。
-加水的意思是指在山河四省是否都實施了水資源調節措施?
-我家在包頭內蒙古,請給我加水。
盡管我來自內蒙古,但這次我在山東待上一段時間,就得領會他們的用水情況。
在山東,法律明確規定了煮餃子的標準:無論是葷的餃子還是素的餃子,在煮之前必須加入適量的水。葷的餃子需要煮到鍋中水開鍋的三個次數,而素的餃子則需要煮到水開鍋的兩個次數。如果不按照規定煮餃子的話,就會被判定為餃子還未煮熟。
來自東北的人告訴你,要煮餃子,需要把水煮沸三次并加入適量的水,這樣就能煮熟了。
在過去,煮餃子常常使用柴火或煤作為燃料,然而無法精確控制火的大小。當火力過大時,只能加水來調節。所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我們使用燃氣來煮餃子,若火力過大,只需稍微調小閥門,而無需加水。
-誰做飯誰決定!最討厭別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加不加水都無所謂,就是要煮熟,有什么好爭論的呢?
我有超過四十年的做飯經驗,所以無論煮餃子需要多長時間,都能夠煮熟。
有一些網友進行了詳盡的科普解釋,令人不得不相信:
在中國北方,煮餃子時會使用涼水烹煮三次,這一步驟被稱為“三過水”,是一種傳統的烹飪方式。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以下幾個方面:
防止破皮
煮餃子時,皮因為熱脹冷縮而容易變脆。在加入涼水后,鍋內的溫度會暫時降低,減緩餃子皮的膨脹力,從而減少餃子破皮的可能性。
2、確保餃子煮熟的均勻程度
餃子開始下鍋時是生的,由于內外溫度差異大,加入涼水可以快速降低鍋內溫度,使餃子內外熟度更加均衡,避免外熟內生的情況發生。
提升口感
加入適量的水可以使餃子皮變得更有彈性,口感更好。通過控制水的煮沸速度和強度,就能更好地保持餃子皮的結構,使得煮好的餃子既不會太軟塌,也不會太硬。
總結一下,加涼水的目的是確保餃子皮完好無損,使餃子煮熟更加均勻,同時提升最終口感。這種烹飪技巧體現了中國烹飪對食物細致入微的關注,并追求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