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汽車行業從業者,經常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汽車4S店的展廳。在我的認知中,通常情況下賣車的展廳相對都是比較偏遠的。
之所以汽車4S店大多都選擇偏遠的地方,是因為展示汽車需要相對大的展廳,展廳面積最少也需要300~500平米。一些規模大的汽車展廳面積可能超過1000平米。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
即便是有,那成本肯定會高出不少。
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汽車行業價格戰的升級,車企和汽車經銷商的利潤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你會看到有一些汽車品牌,都在壓縮開支。展廳面積越來越小,銷售人員也越來越少。
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從表面看比亞迪銷量的增幅可能會讓不少人感到震驚。但當你全面了解比亞迪之后,就會明白比亞迪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要說明這個問題,還得回到文章開頭從汽車展廳說起。
就在9月10日,比亞迪全國新能源科普空間“ 迪空間”正式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9月15日也將會正式對外開放。
作為比亞迪汽車傾力打造的國內首個集汽車文化、設計理念、尖端技術以及互動體驗四位一體的沉浸式科普空間,比亞迪迪空間位于鄭州市最繁華的二七商圈(原金博大)。
據了解,鄭州迪空間總投資接近2億元,占地面積為1.5萬平方米,共有4層。其中包括4000平方米的銷售展廳、4000平方米的功能體驗區和7000平方米的科普展館。
一樓區域主要是品牌文化空間,展示了新能源車的發展演變過程和比亞迪的發展歷程。其中“航天之父”錢學森老先生在32年前說過的一段話“我國汽車工業應跳過用用汽油柴油階段,直接進入減少環境污染的新能源階段”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
如今看來,錢老確實很有先見之明。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二樓和三樓區域更多的是比亞迪技術實力的展示,其中就包括BYD實驗室、三電技術原理、車身結構、刀片電池、DM超級混動技術、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e平臺發展史、云輦技術以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系統等一系列技術成果,讓每一位來到迪空間的市民,都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比亞迪。
四樓同樣也很有看點,規劃了研學課堂、手工體驗、科普互動和共享會議室四大主題區,主要的功能就是普及科學知識和弘揚科學精神。
與其說比亞迪鄭州迪空間是一個汽車展廳,倒不如說這是一個科技或者博物館更為貼切一些。
除了展廳面積大,鄭州迪空間廣場面積也不小,達到了8500平方米。站在廣場上,還能看到非常具有視覺沖擊力的260平方米的裸眼3D折角屏。
在車快評看來,比亞迪迪空間不僅是比亞迪綜合實力的體現,更是比亞迪文化自信的象征。毫無疑問隨著比亞迪迪空間的到來,不僅能夠大幅提升比亞迪的品牌形象,也能夠帶動國內汽車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