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奔馳高管的一段話,引起了行業的熱議。202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期間,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針對當前車市的競爭表達了意見。
奔馳
他表示,一些企業采用違背商業規律的方式去堆料競爭,當今的汽車市場很多入局多年的玩家很難實現盈利。
為了占領大眾心智,為了把故事講得更好,吸引更多投資,一些企業往往忘卻了商業的基本規律,非理性的競爭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對投資人而言大量的資金被燒掉,投資上岸遙遙無期。
同時,他還表示,整車產品價格被壓榨,導致配件采購質量下降,同時還可能面臨主機廠倒閉所帶來的風險。對消費者而言,短期內買到便宜的產品,但隨之而來的是維修困難以及二手車價格下跌的問題。
奔馳
顯然,在這位北京奔馳高管看來,“堆料競爭”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對于車企而言,造成了長時間難以盈利,同時也對投資者造成了傷害。
不僅如此,還會導致配件質量下降,甚至還會帶來主機廠倒閉帶來的風險。對于消費者來說,則會綿連維修困難以及二手車價格下跌的問題。
應該說,段先生所言,在當今的中國車市,確實存在一定的情況。國內也確實存在部分車企難以盈利乃至倒閉的情況。
奔馳
但是,這種言論是否有失公允了一點,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當前中國車市一些造車新勢力或者傳統車企面臨盈利難,這確實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個企業或者品牌,在成立的初期,由于研發的投入兼之其他方面成本的投入,導致投入成本很高。
在初期,難以盈利,應該是比較普遍的。如果拿這些品牌與“奔馳”這種“百年品牌”相比,是否是公允的呢?
奔馳
不僅如此,在中國車市的長期競爭中,部分中國品牌車企如吉利、比亞迪、長安、奇瑞等車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利用技術、渠道等優勢,確實通過所謂的“堆料”,讓國人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車型。
但是,在此之前,甚至于比亞迪這種車企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難以盈利”之中,但是如今的比亞迪,去年凈利潤預計能夠達到310億元。
且,具體到造車新勢力方面,如今也有理想、蔚來等部分汽車品牌在銷量規模、口碑以及價位等方面,對奔馳等豪車品牌,發起了猛烈的沖擊,至于盈利,恐怕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奔馳
那么,北京奔馳高端的這種言論,是否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再來說說,對于消費者的影響。
曾經,在中國車市,連桑塔納都能賣到“20萬元以上”。至于奔馳、寶馬、奧迪這種傳統豪華品牌車型,在國內車市更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諸如所謂的空氣懸架乃至隱私玻璃等配置,更是被一些豪華品牌視為“珍品”。如今,隨著中國品牌汽車的所謂的“堆料”,國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享受質量更高、配置更豐富的車型。
奔馳
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兼之中國品牌的高端化,奔馳、寶馬、奧迪旗下車型價格大幅走低,這對于消費者而言,難道不是利好嗎?
所以,從這個層面而言,我認為,所謂的“堆料競爭”,恐怕只是動了某些車企或者品牌的“奶酪”,讓其在國內車市不能如同往昔那般“高高在上”了。
事實上,具體北京奔馳來說,在國內車市的電動化方面,它不是一樣面臨著突圍的問題嗎?可以預料,如果北京奔馳的“電動化”不“堆料”,恐怕其在國內車市的路,也會是“寸步難行”。
奔馳
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奔馳EQE SUV的單月零售銷量僅為1444臺。而且,就是這種銷量,還是相比上個月有了很大提升。
否則,其銷量只會更低。至于奔馳EQE的同期單月零售銷量則僅為715臺。上個月,其在國內車市的單月銷量則僅為712臺。
2024年1月份,奔馳EQB和奔馳EQA在國內車市的單月零售銷量,更是分別僅為295臺和129臺。
奔馳
不可否認,在燃油車時代,奔馳作為豪華品牌汽車,在中國車市可以說是“躺著都能賺錢”。但是,隨著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如果奔馳不能快速實現突圍,那么即使其未來進行“堆料”,恐怕也將會錯失市場機遇了。
在此,我們需要提醒奔馳的是,所謂時移而事移,我們應該以運動的眼光看到問題。否則,就可能跟不上時代的洪流。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車型銷量數據則來源于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第三方平臺數據說明顯示,其嚴格按照汽車流通協會和廠商公布的銷量與平臺對應關系進行展示,準確率99%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