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5-2024 多趣味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5051670號
最近,據海外媒體報道:雷諾在國內新雇傭了200多名研發人員,主要聚焦于全新電動汽車的開發。自從2021年在國內“輕資產”開始,雷諾在國內市場已經很少推新車了,如今競爭環境又這么激烈,卷土重來還會有優勢嗎?
仔細一了解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雷諾主要是把車型的研發放在了國內,但是新車暫時沒有計劃,在國內市場和銷售,制造和上市主要針對的是歐洲市場。而在國內研發,主要還是看中了我們的技術與供應體系。據了解,雷諾將會與寧德時代、上海龍創等供應商展開合作,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新車的性能。
核心矛盾,可能還是歐洲市場過高的成本與國內領先的技術體系。海外媒體稱:雷諾在國內擴張研發中心,引起了法國本土工會的不滿,其中一項提議是將遠程工作時長限定在每周兩天半。對比我們的每周五天工作日,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落差。
事實上,在歐洲市場,雷諾的新能源車銷量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小型車,已經逐漸成為了銷量支柱,2024年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已經占據雷諾集團歐洲整體銷量的29.6%,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企進入歐洲市場,雷諾也感受到了全新的壓力。
整體來看,雷諾對于國產車企的技術是比較認可的。不久前,我們也分享過,雷諾與吉利合作,將博越L作為原型車以“大科雷傲”的車名,掛雷諾標在韓國市場開賣,訂單量相當不錯。
在今年的巴黎車展上,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表示:歐洲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應當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希望能夠融入中國的新能源車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