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連云港有一男子突發(fā)腦溢血,昏迷不醒,男子有一個16歲的兒子小張,都說養(yǎng)兒防老,現(xiàn)在到了發(fā)揮養(yǎng)兒防老作用的時候了,小張毅然決定向?qū)W校請假一個月到醫(yī)院照顧昏迷不醒的父親,并說出了感人肺腑的一句:“學習可以再來,父親只有一個”,很難想象這是一個16歲的孩子說出口的話,這覺悟比許多成年人都要高很多。
每天早上,小張都要幫不能動彈的父親換尿片清理排泄物,父親無法張口吃飯,他就把食物搗碎成流食通過特殊設備輸入到父親身體,因為父親是不能動的,小張還要幫父親進行康復性按摩,不讓全身肌肉萎縮壞死,除此之外,小張還每天在父親身邊陪他說話,放點父親愛聽的音樂,不讓他的聽力退化,小張一邊細心照料昏迷的父親,一邊捧著書本學習功課,很難想象一個16歲的孩子有如此強大的毅力。
中國自古就重視孝道,古人更是有“丁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中國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無不把“孝”字捧在前頭,然而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節(jié)奏飛快的社會里,很多人已不知“孝道”為何物,有不少孩子因為父母訓斥幾句就暴力對待父母,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父母將我們養(yǎng)大,不報恩就算了怎么還能暴力對待自己的父母?這也暴露了一部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
再回頭看一下小張可以說是當代孝子的典范,在學習和孝道的選擇上,小張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孝道,小張無愧于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如果我們能像小張一樣在年輕的時候就懂得照顧自己的父母,那 將來等我們老了,我們的子女也一定會像當初我們照顧自己的父母一樣來照顧我們,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學。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一起弘揚中華傳統(tǒng)“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