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車友以不同方式向念寒討教或是咨詢一款熱門車型,它就是東風日產多年來在緊湊型轎車領域當中的“王牌”——軒逸,與天籟享有大小王之美譽,說它撐起了日系車一片天,那真就一點兒都不夸大。
實際上,關于軒逸這款車,念寒此前也做過相關的評測,但并沒有深度去剖析講解。直到幾天前,我看到有好幾個車友在群里頭討論,說軒逸為什么總能蟬聯熱門榜榜一的位置,而且就連銷量也都是穩居第一,哪怕是面對比亞迪秦PLUS DM-i這樣強大的對手,也絲毫沒有撼動軒逸的霸主地位。
據最新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顯示,軒逸近一年的銷量高達359695輛,比第二名的大眾朗逸多了1萬多輛,比第三名的比亞迪秦PLUS DM-i多了6萬多輛。足以可見軒逸是非常受市場的青睞,同時也備受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和喜愛。
說到這兒,可能有不少車友會提出質疑,說軒逸的銷量高不能代表一切,也不能判斷軒逸就是一款好車。話雖如此,但是念寒始終認為“銷量為王”是有道理的,而且在任何行業是通用的,尤其像汽車這樣的大宗商品,你們要明白消費者并不是人傻錢多的主兒。
那么問題來了,軒逸為什么會賣得這么好呢?其實背后是原因的,各位車友不妨聽念寒慢慢去逐一分析軒逸,便可知道其中的緣由。
還是老規矩,先從外觀設計方面說起,因為是深度評測,內容可能會有點兒長,希望車友們能夠耐住性子看,念寒保證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哈哈。
軒逸目前在售有15款車型,而它們的外觀設計基本上都差不多,那么念寒以參加過車展的電驅版軒逸為例,開始全方位進行講解評測。
先從軒逸的正面45°角來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車輛的顏色,一種非常搶眼的金屬棕色,也就是軒逸獨有的“日出金”色漆,車身表面在燈光下呈現出細膩柔軟的光澤。
念寒認為軒逸的設計風格偏向于現代簡約派,線條流暢,造型硬朗,比如前臉采用了日產的標志性V型鍍鉻進氣格柵,中央鑲嵌著藍色“e-POWER”標識牌,強調突出了自己是一款搭載了日產電動動力系統的車型。
而車頭燈采用銳利的造型設計,增強了車輛的視覺沖擊力。輪轂設計也很有特點,采用了多輻條的黑色合金輪轂,與車身顏色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了運動感。車輛側面線條平滑,車頂略微下彎,營造出轎跑車的感覺。
接下來咱們來仔細瞧瞧軒逸俊美的“正臉照”,那是真的越看越漂亮,越瞧越喜愛。前臉設計十分突出,給人一種銳利而現代的感覺。
日產車標清晰地展示在中央,與黑色的V形鍍鉻進氣格柵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精致和高檔的外觀。正如前面念寒所提到的,藍色的“e-POWER”標識牌位于格柵下方,暗示了這款車型使用的是日產的電動動力技術,以此來突出軒逸的核心賣點,別小看這個細節布局,這在車展上是很加分的哦。
前大燈采用了細長的設計,邊緣鋒利,似乎采用了LED燈技術,這在提高夜間駕駛的照明效果的同時,也使車輛顯得更加現代和科技感十足。前保險杠兩側有霧燈和額外的通風口設計,有助于提高空氣動力學性能并為發動機提供額外的冷卻。
來來來!咱們給軒逸前臉最亮眼的部位來個大特寫,即就是前燈和格柵設計。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前燈內部的結構組成是比較復雜的,有多個反射器和光源,而這樣設計是為了提供更廣闊和均勻的照明范圍。
燈光設計鋒利,與車頭的整體線條相呼應,顯示出一種流線型的美感。前燈外側的輪廓用LED日間行車燈勾勒,不僅在功能上提供了日間的可見性,也在造型上增加了車輛的現代感和識別度。
車燈和車身之間的過渡被精細地處理,展現了車輛設計的精確性和工藝水準。不僅如此,格柵的部分也展示了日產車型的特色設計,V形鍍鉻裝飾在光影的映襯下更加顯眼。車身的金屬漆面反射出環境中的光線和色彩,增加了視覺效果的豐富性。
值得一提的就是,軒逸的側身姿態確實很好看,一點兒都不像是A級車,說是B級車都不為過。
軒逸的側面線條平滑優雅,窗戶周圍的鍍鉻飾條增添了一絲高檔感。從這個角度來看,車輛的比例協調,車身設計始終展現出了一種簡潔而現代的風格,或許這就是日產獨有的設計語言吧。
輪轂采用了多輻設計,與車輛整體色調協調,進一步突出了它的運動感。車門把手與車身顏色相同,保持了外觀設計的統一性。車身側面的光澤反映出周圍環境,顯示出車漆的高品質。
還是以電驅版軒逸為例,它的車身尺寸分別為長4652mm,寬1815mm,高1445mm,軸距2700mm。而相比其它款車型,軒逸的尺寸大小有增也有減,但變化不是很大,要根據每款車型的特性進行判斷,但整體的空間表現能力,在同級別車型當中是處于領先地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看完側身,咱們轉到軒逸的側后方位來瞧一瞧,這樣我們便可以更全面地欣賞到車輛的整體設計。因為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車輛的車頂線條向后緩緩下降,形成了一個流暢的尾部輪廓,這有助于提高空氣動力學性能,同時也給人一種優雅而動感的視覺效果。
其中,車輛的尾燈設計非常獨特,呈現為細長的形態,與前燈的設計風格相呼應,保持了整車設計的統一性。尾燈使用了LED光源,這不僅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效果,而且也降低了能耗。
我們還可以看到車尾上方有一個小巧的擾流板,這不僅是一個時尚的設計元素,也可能有助于穩定高速行駛時的車輛。而車輛的后保險杠設計簡潔而富有力量感,下方的黑色區域可能是傳感器或其他技術裝置的位置,這足以說明了這輛車配備了一些現代的輔助駕駛技術。
再次,我們看到了藍色的“e-POWER”標識牌位于車尾中央,這是日產品牌的電動動力系統的標識,再次強調突出這款車型擁有電動驅動的特性。
在車界流傳了這么一句話,“判斷一款車好不好看,屁股就占了一半”,然而軒逸并沒有讓我們失望,至少念寒是沒有失望的。
軒逸的尾部設計簡潔且現代,尾燈采用貫穿式設計,橫跨車尾,這樣的設計在當下很多現代汽車中都很流行,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寬闊和穩重的視覺效果。尾燈的LED元素清晰可見,形成了尾部的一個亮點,強化了車輛在夜間的識別性。
車身上方的后風擋玻璃寬大,提供了良好的視野。日出金的車漆在展會的照明下看起來非常光滑和均勻,反射出周圍環境的燈光和顏色。車輛的后保險杠設計簡約,下方裝有反光條,增加了安全性同時也是美觀的裝飾。
除了反復出鏡搶眼的藍色“e-POWER”標志牌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車型標識得“SYLPHY”,也就是軒逸在中國的命名。
軒逸的車輪和側前部位也是亮點十足。比如輪轂采用了復雜的多輻設計,給人一種堅固和動感的感覺。與汽油版車型不同的就是,電驅版車型采用的是215/50 R17的輪胎尺寸,而汽油版車型則采用的是195/60 R16的輪胎尺寸,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區分,另一方面是配置需求。
而輪轂的中心是日產顯眼的標志logo,輪胎采用的是鄧祿普這樣的大品牌,顯示了其使用特定品牌的高品質輪胎。
車輛的側面貼有藍色的“e-POWER”標識銘牌,這與前面念寒反復強調的標識貼牌相得益彰,表明了這款車采用了日產的e-POWER技術,向廣大消費者展示日產獨有的電動動力技術,能夠提供與傳統內燃機不同的駕駛體驗。
值得一提的就是,軒逸翼子板部位的日出金漆面在燈光下展現出優雅的光澤,同時車身線條在這個角度下看起來平滑且富有設計感。這里我們還可以看到前保險杠的設計簡潔,包含有霧燈和其他一些傳感器,這些都是現代汽車設計中常見的功能性和美觀性結合的元素,你們覺得這樣的設計好看嗎?
讓我們再來看看軒逸的后視鏡部位。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后視鏡的外殼顏色采用了跟車頂一樣的曜石黑色漆。而側視鏡設計流線,邊緣光滑,這樣的設計有助于降低風阻,同時也與整車的現代感和優雅線條保持一致。
其中,后視鏡下方裝配有攝像頭,支持盲區監控,大大提升了行車安全,尤其是在狹窄路面上會車或是停車,提供了非常安全的保障,對于新手司機極為有用。
除此之外,軒逸的后視鏡支持電動調節和加熱以及加熱等功能,便捷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轉向燈則采用了橫條式的設計,完美鑲嵌在后視鏡上,這也算是一大設計亮點吧。
值得一提的就是,車窗框周圍黑色的密封條和A、B柱的曜石黑色色漆交相輝映,再結合搶眼的后視鏡,這在視覺上形成了強烈對比,增強了車輛的色彩層次感。車門把手與車身顏色相同,與整車的色調融為一體,顯示出了車輛設計的細致考慮。
車窗玻璃反映出周圍的車展環境,透過車窗可以隱約看到內飾的一部分,暗示了內部空間的舒適與豪華。
不過電驅版軒逸有一個比較搶眼的地方,念寒是比較喜歡的。那就是車臀部位,也就是后翼子板上方的C柱位置,貼有一個非常顯眼的三角徽章,上面標記有“1st-Edtion”和“e-POWER”字眼。
據念寒所知,這樣的三角徽章是電驅版軒逸首批車主的象征,以凸顯出特殊身份和高貴價值。而我們都知道,除了一些喜歡改裝,或是買不起豪車卻要裝那個啥的,最喜歡在車上貼一些所謂高性能的車貼、銘牌和徽章,像這種原廠緊湊型車出徽章的,恐怕真的寥寥無幾。
不過說實話,念寒認為軒逸貼上這個三角徽章之后,確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徽章采用黑底金字的配色,與金日出金的側身和曜石黑的的車頂色漆,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增加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周圍的車漆在燈光下閃耀,展現了光滑的表面處理和高品質的材料。
再加上徽章旁邊的車身線條流暢,與黑色的后車窗上邊框相接,呈現出了現代汽車設計中常見的銳利和干凈的線條美。
好了,關于軒逸外觀設計方面,念寒就大致講到這里,因為我覺得已經夠非常詳細了,如果要再講下去的話,我準備出一本《軒逸的傳奇故事》,不知道有沒有車友支不支持,哈哈哈哈。
言歸正傳,請各位車友繼續跟上念寒的節奏,讓我們打開車門瞧一瞧軒逸車內的“別有洞天”吧。
那么當我們拉開車門便可以非常清楚且直觀地看到軒逸的內飾情況,特別是車門開啟后的情形。還是以電驅版軒逸為例,它的內飾采用了兩種色調,一種是淺色,另外一種是深色,而這樣的色調搭配,為乘客提供了一個溫馨而高級的環境。
門板上部和手扶位置采用了淺色材質,可能是高級皮革或類似的軟觸材料,這不僅提供了舒適的觸感,還易于清潔。
不僅如此,門板設計包括了多個功能區,如門把手、控制區域和一個較大的儲物空間。控制區域包括電動窗升降一鍵控制,后視鏡電動調節按鈕,以及車門開鎖和解鎖按鈕。窗戶下方的黑色部分提供了對比,用于減少劃痕和磨損的實用設計,確實值得稱贊一番。
整個內飾設計顯現出現代和用戶友好的設計理念,注重細節和乘客的舒適性。車內的材料選擇和顏色搭配旨在創造一個宜人的駕駛和乘坐體驗。
各位車友,我們不妨將目光稍微向下挪一點,便可以看到車門下方角落標有“ROSE”音響系統的揚聲器。但凡了解ROSE的車友應該都知道,這個音響在國際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品牌,配備有8個揚聲器,支持K歌功能。
不過遺憾的就是,只有高配車型的電驅版軒逸才有,其它車型只是普通的音響品牌,配備的是4個揚聲器,但足夠日常使用。畢竟有句話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想要享受更高的音樂品質,那就只能加錢買頂配,或者說是去外面改裝了,難道不是嗎?
值得一夸的就是,揚聲器被嵌入到車門的內飾中,與黑色的內飾材質相融合,既凸顯出了BOSE品牌logo,同時也表明了門板內飾的紋理和材料在選擇上是用心的,著重有在耐用性和美觀性方面進行考慮。
而整個門板的設計旨在結合功能性和美學,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的同時,也強調了車輛內飾的品質感。
關于軒逸車門這一part的評測,念寒就講到這了,接下來重點要車內的情況。
比如說軒逸的座椅采用了淺棕色仿皮材料,中間有較深色的線條裝飾,這些線條既是縫線,同樣也是設計上的裝飾條,不僅實用而且還能為座椅增加了一些視覺層次。
再加上座椅的顏色與車門內飾的淺色調相呼應,營造出一個溫馨而高級的內飾環境。
而在座椅的下方,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電動調節座椅的控制按鈕,允許駕駛者方便地調整座椅的位置和傾斜角度,以獲得最佳的駕駛姿勢和舒適度。
當然,還有一個小細節,念寒不知道各位車友有沒有發現,軒逸的地板上的腳墊與內飾的色調基本上是保持一致,這樣的色彩設計和材料選擇顯示了車輛設計的整體性和對乘客體驗的考慮。
接下來我們抬頭往上看,可以看到軒逸方向盤左側的儀表板和控制按鈕區域,黑色的內飾提供了一個專業和簡潔的外觀。功能按鈕包括有燈光調節、車窗除霜、車輛穩定控制關閉、后尾箱開關按鈕以及輪胎壓力監測系統重置按鈕。而這些功能的控制按鈕都位于方便駕駛員操作的位置,相比造車新勢力,雖然功能不多,但處處很實用,最關鍵是簡潔明了不花里胡哨。
在方向盤和儀表板的連接部分,我們看到了方向盤的調節桿,允許駕駛員調整方向盤的角度和位置,以獲得最佳的駕駛舒適度。方向盤上方的槽口可能是空調出風口或其他功能的一部分。
整體來講的話,念寒認為軒逸是出于內飾的功能性和用戶友好進行設計的,所有的控制裝置都被精心放置以確保易于使用和直觀操作。不知道各位車友是不是跟我有同樣的想法呢?
好了,重點要來了,軒逸內飾最核心的地方,即就是中控臺。坐在后座中央略微俯視,我們可以看到內飾跟門板一樣,都是采用了黑色和淺棕色的雙色設計,營造出一種時尚而高級的感覺。
而中控臺上方配備有一個12.3英寸的觸摸大屏,用于控制多媒體和車載信息系統,屏幕下方是空調控制區,按鈕和旋鈕的布局清晰、簡潔。
值得一提的就是,方向盤上有多功能控制按鈕,允許駕駛員在不移開視線的情況下操作音量、電話、信息顯示屏等功能。
但是從方向盤的設計來看,它配備有一個平底設計,這通常在運動型車輛中看到,那么像這樣的設計,足以為駕駛員提供了更好的握感和操控體驗,妥妥的是往性能車方向走的架勢,有木有?
中控臺下方是車輛的換擋桿,采用現代化的電子換擋系統,搭載的是單速一檔的固定齒比變速箱。而旁邊則是駕駛模式選擇器,允許駕駛員根據不同的駕駛情況選擇適宜的車輛設置。整個內飾布局以駕駛者為中心,強調了便捷性和舒適性。
接下來我們再往軒逸的中控空調控制區瞧一瞧、看一看,也是比較搶眼的存在。
空調系統的控制旋鈕位于中控臺的中央位置,左側的旋鈕控制風扇速度,帶有自動調節功能的標志,配備有自動溫控系統。右側的旋鈕則負責溫度調節,中間的“SYNC”按鈕則說明了駕駛員和副駕乘客可以對溫度進行同步設置。
在旋鈕之間,一排按鈕用于控制空調方向、循環模式和后窗除霜功能。緊急情況警告按鈕位于兩個旋鈕的正上方,方便車輛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便于駕駛員在需要時進行操作,一步到位。
需要強調的就是,電驅版軒逸配備的是雙區空調,標配PM2.5過濾裝置。后排空調出風口位于中央扶手的前端,允許后座乘客享受空調或暖風,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適性。
而出風口的設計簡潔,與車輛內飾的黑色塑料材質相配合,后排乘客可以手動調節空調的風量和擺角。下方還專門配備了手機快充口,便于乘客給手機充電,確保手機電量充足。
至于后座的話,念寒覺得一般吧,跟前排座椅一樣都采用了仿皮材料,而座椅設計考慮到了舒適性和支撐性,所以面料看起來柔軟且有高質感的縫線。車內的地毯與座椅顏色協調,整個后座空間給人以溫馨和舒適的感覺。
再來看看軒逸的后備箱,設計簡潔實用,提供了一個寬敞的儲物空間,容積達到了546L,而汽油版軒逸稍微要小一點,但也達到了510L,反正都夠大夠用的。
值得一提的就是,軒逸的后備箱內襯為黑色,與車輛的日出金色漆的外觀形成對比。邊緣和表面看起來光滑,易于清潔。
還有就是,后備箱內部沒有明顯的隔板或分隔物,提供了一個大的、未分割的儲存區域,方便放置各種大小的物品。關鍵是后備箱的開口寬闊,裝卸物品是相當方便的。
揭開內襯墊便是軒逸后備箱內部的備胎和工具組。非全尺寸的備胎位于后備箱的底部,看起來是一個全尺寸的輪胎而不是臨時使用的小型備胎。而這樣的設計裝配,充分考慮到了在發生輪胎故障時用戶的長途駕駛需求。
而備胎周圍放置著用于更換輪胎的工具,如千斤頂和扳手,它們牢牢固定在了專用的槽位中,以防在行駛過程中移動或敲擊。這種細心的安排使得在緊急情況下用戶可以方便地訪問和使用這些工具。
后備箱內部的表面材料看起來耐用且易于清潔,這些特性對于經常需要裝載各種物品的車輛來說非常重要。
接下來念寒要跟各位車友聊聊軒逸性能這塊,那么就得先打開發動機艙蓋,不難看出機艙內部整潔,組件布置有序。而發動機上“NISSAN POWER”字樣是清晰可見,這可是日產招牌式發動機,其設計注重動力輸出和效率。
因為是汽油電驅系統,所以電驅版軒逸搭載了1.2L小排量的發動機,最大馬力72匹,而最大功率僅53kW。
雖然電驅版軒逸的發動機排量小,動力弱,但是它為電動機供能完全夠用。因為它搭配了一臺100kW的前置單電機,最大馬力可達到136匹,最大扭矩可達到300N·m。
說到這兒,可能有不少車友不太明白“汽油電驅”,也就是日產的核心技術e-POWER,其實講白了它就是一個類似于串聯式的混合動力系統,將動力傳動系統和發電系統從機構組合進行分離,那么汽油發動機僅作為發電專用的動力裝置,而系統最大限度將運用了電動機驅動,那么駕駛感受幾乎接近純電動車。
如果還不懂的話,其實就是不支持充電的增程式汽車,純靠加油維持動力輸出的“電車”,這樣懂了吧?如若還不懂的話,可以私信念寒!
正因為是汽油電驅系統,所以電驅版軒逸的油耗表現是相當驚人的,WLTC綜合油耗可以做到3.73L/100km,而汽油版軒逸則達到了5.57L/100km。
不過話說回來,汽油版軒逸的性能表現也是很強悍的,標配1.6L排量的4缸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備CVT無級變速,最大馬力122匹,最大扭矩155N·m。整體來講,動力強勁且平穩,無論是市區通勤還是高速行駛,都能夠提供穩定有力的輸出。
好了,接下來就辛苦車友們彎腰低頭一下,看看電驅版軒逸的底盤吧。我們可以看到底盤防護板和懸掛系統的組件,包括彈簧和減震器。
顯而易見的就是,軒逸采用了比較傳統的承載式車體結構,麥弗遜式獨立懸掛+縱臂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掛,以上這些部件組成能夠大大提高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和行駛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就是,底盤防護板非常的堅硬牢固,覆蓋了底部的主要部分,這有助于保護底盤免受路面碎石和其他潛在損傷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對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有所幫助。
如此看來,底盤的設計和制造顯示了東風日產這家車企在車輛耐用性和維修方便性方面的用心考慮。
說到這兒,估計很多車友應該明白軒逸為什么銷量高,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因為產品力決定了一切。當然還有一部分其它原因,比如它提供的版本選擇就很多,像“3+2”款型布局,2022款、2023款,以及剛上市的2024款,電驅版的1.2L排量和汽油版的1.7L排量,共提供了10種不同的選擇。
然而這樣的選擇遠遠不止,因為它還有17種不同顏色的選擇,全面覆蓋新老款軒逸,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看你喜歡哪種顏色的軒逸。
比較主流的曜石黑,顯得十分的成熟穩重。
老款軒逸最經典的碧玉黑,有沒有回憶涌上心頭的感覺?
摩卡棕的軒逸,感覺如何?
鉑金灰的老款軒逸,那個時候還是比較少見的,處處彰顯貴族氣質。
剛剛念寒一直在講的這款電驅軒逸,日出金+曜石黑的雙色漆設計,有沒有喜歡上呢?
如果覺得雙色漆太扎眼的話,鈦古金軒逸,請問閣下該如何應對?
鎢鋼灰軒逸行不行?反正念寒是很喜歡的,不接受任何反駁。
天際紅軒逸咋樣?女司機首選,沒有之一。
實在不行,覺得太艷麗了,就選天際紅+曜石黑的雙色軒逸,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
來咯!冰巖藍+曜石黑的雙色軒逸,高冷傲嬌的感覺有沒有?
老款軒逸除了碧玉黑搶手以外,另外就屬這個月光銀了。
當然,珠光白也是歷代軒逸最經典的選色,從老到新一直保留著,而且這個顏色比較保值好賣一點。
珠貝白是不是要更白一點呢?
還有老款軒逸的這個象牙白!
珍珠白軒逸亦是如此,因為白色小車流通性好,主要是符合大眾審美,再加上安全系數要比其它顏色要高得多。
不知道炫風橙軒逸,有車友能不能駕馭得住呢?
不行的話,可以考慮一下炫風橙+曜石黑的雙色軒逸,高級感一下就來了。
正因為有這么多車型去選擇,所以軒逸的售價區間是比較廣的,起售10.86萬元,頂配達到了17.49萬。不過軒逸的優惠力度也是比較大的,終端售價可以做到7.86-16.29萬,而且這個低價覆蓋了2024款,念寒就問你受不受得了?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車友會問念寒,到底是選擇電驅版軒逸還是汽油版軒逸呢?其實我覺得要因人而異,根據自身的需求和預算再做決定,因它們各有春秋和亮點,關鍵還是要看自己。
因為只要當你考慮到買車,肯定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篩選和斟酌,從日常的經濟性到駕駛體驗的多樣性,再到長遠的成本計算。
不過,念寒個人比較傾向于電驅版軒逸,因為日產的e-POWER技術確實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駕駛體驗,它結合了傳統內燃機和電動汽車的優點。
需要強調的就是,e-POWER系統中的內燃機并不直接驅動車輪,而是充當發電機,為電動馬達供電,而馬達則負責驅動車輪。這種設置可以實現電動汽車的即時響應和線性加速,同時內燃機在高效運行時產生電力,提高了整體的燃油經濟性。
從長期成本效益來看,盡管e-POWER軒逸的初始購車成本可能高于傳統燃油車型,但它在燃油經濟性上的優勢可能會在您擁有車輛的時間里逐漸顯現,尤其是在油價較高的情況下。
除此之外,念寒認為對于那些重視駕駛質感和環境友好性的消費者來說,e-POWER軒逸的NVH(噪聲、振動和粗糙度)表現和低油耗是相當吸引人的賣點,這一點不可否認,也不可質疑。
當然,最終選擇哪款車還是取決于個人的需求、預算和偏好。日產軒逸無論是傳統燃油版還是e-POWER版都提供了一系列吸引人的特點,值得你們在做出決定時仔細去做權衡,反正軒逸就一款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