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春分時節,就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春天來臨。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連日來,遼寧省各地搶抓農時,扎實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工作,助力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眾鑫家庭農場,210畝春小麥播種已經開始。去年,家庭農場共收獲10萬斤小麥,實現收入近50萬元。今年,農場將在有機食品產業上做有益嘗試,讓當地的麥子也能出口,也能創造更高的價值。為優化種植結構,鐵嶺各地農民嘗試種植春小麥,每年種植面積近2000畝。目前,結合各地天氣情況,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春小麥種植戶們已經陸續開始了播種工作。
同時,隨著北斗定位導航及農機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今年,安裝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的農機具成為春耕的“主角”。 它可以減少一個機手的操作,作業的效果要比人工操作的更加準確。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要求,為農資供應開通綠色通道,對涉及春耕生產事項優先受理、加急辦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截至3月14日,遼寧省基層銷售網點已備實農資商品296.8萬噸,占需求量的91%;已下擺入戶174.4萬噸,占需求量的53%,下擺速度正在加快。
此外,遼寧省相關部門及時將中央提前下達的玉米、大豆、稻谷生產者補貼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預下達到各地區。今年,遼寧省已籌措下達相關專項資金170億元支持糧食生產開好局。其中,下達專項資金80.5億元,重點支持耕地質量提升和糧油生產能力保障工程;下達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者補貼37.4億元,保障種糧農民收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達產糧大縣獎勵資金13.1億元,提高遼寧省39個產糧大縣糧食生產積極性;下達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24.8億元;下達糧食和化肥儲備資金14.2億元。這個資金規模達到了同期歷史的最高水平,同時資金下達的時間也比去年提前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