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發布會真是“熱鬧”!
4月8日晚,智己L6發布,預售價23萬-33萬元。超強性能版預售價不超過29.99萬元,Max光年版(固態電池)不超過33萬元,標準版不超過23萬元。
最后的發布會總結,IM智己聯席CEO劉濤,直接拉了小米SU7 Max來對比,從電池密度、功率、電機都對比了一遍。就這一對比,出事了。
當晚,小米公司發言人連發三則聲明,表示智己公司在智己L6預售發布會上對小米SU7 Max關鍵參數進行錯誤標注,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為維護小米公司的合法權益、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做出聲明。
小米方面強調,小米SU7 Max前后電機均為碳化硅,這確保了小米SU7 Max出色的性能和續航能力。
此外,對于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抹黑行為,小米官方的忍讓是有限度的。小米官方堅決認為,智己公司如此不合理、不合法、不體面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上汽集團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和行業地位,也不符合中國新能源汽車團結發展的歷史潮流。
編者注意到, 在有媒體發出的一張現場實拍圖上,兩車電機對比一欄, 可以清楚地看到:智己L6為“前后雙SiC”,小米SU7則標記為“前IGBT 后SiC”,而通過小米發布的聲明中提到小米SU7 Max前后電機也均為碳化硅(SiC),這確保了小米SU7 Max出色的性能和續航能力。這不得不讓人猜測,智己是不是存在間接貶低競爭對手的嫌疑!
(編者注:SiC為碳化硅材料的簡稱,IGBT為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簡稱。兩者在超高壓電力傳輸系統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但在相同條件下,SiC電力電子器件具有更高的阻斷電壓,更大的輸出功率、更高的工作頻率以及更好的溫度特性等優勢。)
最新消息,
隨后,@IM智己劉濤,發了條道歉微博:
由于產品信息的調研結果有誤,發布會上有一處信息錯誤。小米SU7跟智己L6一樣,都是前后電機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塊,小米SU7確實是我們非常尊敬的競爭隊友!在此,我誠摯地向小米汽車和大家致歉
事情就此結束了嗎?然,并沒有。
隨后,小米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接受個人輕描淡寫的非正式的道歉。我們再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公開澄清,并向被其誤導的公眾正式道歉!
4月9日凌晨0:10,小米公司發言人,又發了條言辭激烈的微博,表示:對于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抹黑行為,我們的忍讓是有限度的。
小米此前聲明還質疑:智己公司作為上汽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竟會出現如此謬誤,是其專業能力缺失,還是有意造謠抹黑。已有大量網友就此謬誤向智己公司公開提醒,但智己公司仍未修正。關于此事,小米官方將不再回應。如果得不到智己公司正式公開道歉,小米官方會采取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小米官方最后一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正式道歉。
一般來說,各大主機廠商,對發布會PPT內容,肯定會經過反復核對的。
特別是那幾頁對比友商的內容,絕對要多次審核。出錯了,不就是給自己添麻煩嗎?按理說,智己汽車是非常專業的。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25日完成注冊,是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張江高科聯合打造,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
但現實,智己汽車卻真的在小米汽車相關資料的收集,或者后續審核環節出現了問題,鬧出了笑話。
4月9日凌晨,@IM智己汽車官方微博,終于發出了致歉函。
致歉函大概內容為,智己L6發布會過程中,對標近期同級流量熱議的小米SU7產品力介紹過程中,由于團隊內容審核疏漏,造成一處關鍵參數的錯誤標注,澄清如下:小米SU7 Max版前后電機均采用SIC碳化硅模塊,與智己L6所采用的技術一致,均為行業頂尖的技術標準。小米汽車及旗下產品SU7,是我們尊敬的競爭隊友!由于內審出現疏漏,造成對小米汽車的負面影響,我們深表歉意,也向所有粉絲、用戶們誠摯致歉!
還不忘艾特了@小米公司發言人。
最后,再來看抖音上的一些對比圖……
有什么想說的,這拍攝角度,這場景,這車型……是讓網友“找不同”嗎?小米才第一次造車,就被對標上了,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