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智己L6預售發布會開啟,預售價23萬元-33萬元。
不過比車型和發布會本身更被人關注的是,智己CEO劉濤對小米SU7的“全程CUE”,話里話外透露著——小米,小米,我要迪士尼!
在新車發布會上,智己CEO劉濤稱,小米SU7 Max版本采用了前IGBT后碳化硅模塊的電驅,智己L6則采用了前后雙碳化硅電驅。隨后,小米汽車產品經理潘曉雯在線怒懟:小米SU7全系全域碳化硅,包括前后電驅、車載充電機(OBC)和熱管理系統的壓縮機都用了碳化硅。
經過輿論發酵,4月8日23:04,智己CEO劉濤在個人微博向小米汽車道歉,緊接著小米公司發言人緊追不舍,要求智己公司官方道歉。
4月9日凌晨 00:47,@智己汽車官方微博 正式發布道歉信。
不過就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道歉,網友們并不買張,認為該道歉信不僅沒有按照公文形式首行縮進,而且語言也沒展現出歉疚的意思,甚至連公章落款和日期都沒有,欠缺誠意。
迫于輿論壓力,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再次鄭重給出一封道歉信,看似回應了為什么宣傳小米SU7采用IGBT模塊——一、小米SU7發布會沒說清楚;二、我們經過討論認為是這樣。
實則回應經不起推敲,但凡智己公司在發布會前登錄小米汽車官網查詢一下,出于認真嚴謹的角度,都不會這樣斷言競品的配置。
而后智己公司的道歉信筆鋒一轉,倒打一耙認為 @小米公司發言人 的發言“言辭激烈”、“具有傷害性”、“口下不留情”,這就有一點陰陽怪氣了。試問誰遇到不僅影響品牌聲譽、甚至還會波及產品銷量的事情,會有好的言辭呢?最后至于是不是有意造謠,相信這屆網友有自己的判斷。
經過這樣一場網絡鬧劇,智己汽車、智己CEO和智己L6的關注度確實起來了,但是人們只記得和討論關于智己和小米的在線撕逼,關于智己L6本身的產品力表現卻被湮沒在這場流量狂歡中。
智己L6很狂,但性價比跟不上
不可否認的是,從技術配置角度來講,智己L6的整車實力并不弱,主要體現在它的「靈犀」數字底盤,能帶來一些更加便利的停車出入庫、轉向和過彎體驗。以及「光年」固態電池,可實現續航超1000km,但僅支持頂配車型,最終價格將會在逼近33萬,也就是說普通絕大多數消費者是無福享受的。
另外從品牌角度來說,智己L6頗有一種破釜沉舟的壯闊意味。因為自2013年12月份以來,智己汽車的銷量一直呈現快速下滑走勢,從頂峰的接近10000臺跌至1400多臺。況且,按照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3年計劃,到2025年要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350萬輛,智己作為上汽非常重視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必然要承擔重要任務,如此看來確實壓力山大。
或許是對近期銷量下滑和集團重任壓力的釋放,智己CEO劉濤在智己L6預售發布會上的毫無顧忌的「碰瓷」小米行為,可以理解,但有失風度。
最后,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將各自底配車型——智己L6 Max和小米SU7 Max進行對比,還是后者更有吸引力:
首先價格上小米SU7官方指導價21.59萬元,智己L6最低預售價23萬元,相信最終官方指導價也不會降低1.4萬元。續航上,小米SU7為700km,比智己L6多50km。
車身尺寸上,小米SU7車長4997mm、軸距3000mm,也比智己L6有優勢。但智己L6是掀背車,在車高上比小米SU7表現更好。電池小米SU7采用的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智己L6采用的中創新航的電池,雖然兩者都是磷酸鐵鋰電池,顯然刀片電池在知名度、用戶口碑和行業信任度上更具優勢。主動安全影像、內飾配置和智能駕駛功能上智己L6還沒有公布,不過丐版小米SU7已經基本上全部拉滿了,智己L6就算是全面對齊小米SU7,它的續航、空間和價格劣勢仍然存在。
寫在后面: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內外飾設計、技術品質、整車配置上已經相當成熟,市場也涌現出不少新鮮、強悍的面孔,比如問界、極氪、小米,當然也包括智己。每一個品牌都在使盡渾身解數,讓自己銷量更高、發展更好。但商業不同于真實戰場,品牌競爭要有理有度,沒有下限的拉踩友商和誤導消費者,不但不能擊潰對手,還有可能惹火燒身。
我們并不要求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一致對外,但有一個基本底線,那就是尊重規則、尊重消費者。面對如小米如此強大的對手,智己尚且不守規矩地較量,那面對將來眾多弱勢的消費者,智己又會如何?未來,時間將會交給智己劉濤一個怎樣的品牌生育和銷量,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始終希望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能夠和諧相處,共創理性、科學、健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