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似乎也對他們的“套娃式造車”沒了新鮮感,以錄播的形式完成了理想L6的上市發布任務。
4月18日晚,理想L6正式上市,起售價24.98萬元。
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對于價格,新能源前瞻接觸的多位消費者認為,理想L6還是有誠意的。
不過,截至發稿前,理想汽車官方仍未公布L6大定訂單數量。其北京某門店銷售人員向新能源前瞻透露,“截至4月19日中午,店內L6的大定訂單約100單。”
有業內人士認為,理想沒公布訂單數,多半是因為成績不理想。
眾所周知,理想在2024年的銷售目標本是80萬輛,理想MEGA高開低走后,目標降為56-64萬輛,這也比2023年全年的銷量多了近20萬輛。
在增程車賽道越來越卷的當下,套娃中價格最低的理想L6自然被寄予厚望。
01
理想式套娃下探25-30萬元市場
理想L6共推出Pro、Max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4.98萬元、27.98萬元;共有6種配色,分別為白色、銀色、灰色、黑色、綠色、小象灰,其中小象灰和綠色車漆需加價1萬元;該款新車定位五座中型SUV,聚焦25萬-30萬元市場,將在5月開啟大批量交付。
據了解,理想L6搭載了高通驍龍8295P芯片、CDC運動懸架系統和雙電機智能四驅,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4秒。
動力方面,理想L6 Pro和Max兩個版本均搭載磷酸鐵鋰電池,CLTC綜合續航1390公里,純電續航212公里,電池供應商分別為欣旺達、寧德時代。
發布會當天下午,新能源前瞻就在北京順義的理想汽車銷售門店看到了理想L6實車,但還未掀開幕布。
理想門店一銷售人員表示,“目前理想L6的展車和試駕車已經全部到店,準備就緒。”據悉,發布會結束當晚,就有不少消費者試駕了理想L6。
事實上,從理想L9到理想L8,再到理想L7,消費者對“套娃”已經很熟悉了。外觀上,L6延續了理想L系列標志性的無斷點星環燈設計;而動力方面,L系列全系車型則均搭載1.5T增程器和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正面、45度角、側面、尾部,甚至是內飾,它們幾乎一模一樣。當然,深入人心的“彩電冰箱大沙發”到了理想L6這里,則減去了“彩電”。
來源/新能源前瞻制圖
“套娃”模式下,理想成為造車新勢力年度凈利潤回正“第一人”,2023年全年凈利潤達118.1億元。要知道,2022年其全年還呈虧損狀態,凈虧損達20.3億元。
銷量上,理想汽車2023年的表現也可謂跳躍式提升,2023年全年累計銷量達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霸榜新勢力年銷冠席位。
但此好景不長,2024年年初,問界的迅猛攻勢驚醒了身處“蜜罐”中的理想。截至目前,理想的新勢力月銷冠頭銜已連續三個月“易主”問界。
顯然,能否收回失地,理想L6的市場表現至關重要。
02
“套娃”模式下,L6能否攻城略地?
隨著理想L6的加盟,在“套娃”模式中吃盡紅利的理想已然湊齊“俄羅斯套娃全系列”——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
理想汽車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打造多款SUV車型。其中,理想One作為理想入局市場的“開疆擴土者”,一上市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填補了SUV增程市場空白,2020年以年總銷3.3萬輛的數據斬獲新能源SUV市場冠軍。
毫無疑問,理想One的成功為L9、L8、L7的輝煌奠定了基礎,而L6顯然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不同的是,理想L6的大哥們占盡先發優勢,依托對細分領域的精準布局,收獲了一大波紅利。
理想L7自2023年2月上市以來,月均銷量穩定在萬輛以上,2023年全年累銷達13.4萬輛;而理想L8 、L9兩款車型在2023年的表現也呈平穩向好,年總銷分別達11.8萬輛、11.4萬輛。
如今,增程車市場早已強手如林,從新勢力到傳統車企均有布局。尤其是問界M7“勢如破竹”。
圖/理想L7
來源/張先生供圖
去年初買了一輛理想L7的張先生就表示,按照參數,問界的產品不會比理想的差,但理想也很不錯,他更喜歡理想的外觀,很有辨識度。“如果有朋友需要買車或者換車,我肯定會推薦理想。”
不過,張先生也表示,理想L6不會比L7火了,畢竟“今非昔比”。產品更新換代比較快,市場也在變化,原來的一枝獨秀,現在分“蛋糕”的人越來越多。
理想L9車主李先生則向新能源前瞻表示,“說實話,L8上市的時候我還是很期待的。現在L7、L6陸續上市,對我已經沒有什么驚喜可言,唯一關注的也就是價格吧。”
這從側面也映射出少有護城河的理想,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中局勢嚴峻,隨時面臨被擠壓的風險。同時,隨著深藍、嵐圖等“車二代”陸續入局增程市場,理想汽車原有的市場影響力也逐漸被稀釋。
增程車市場越來越卷,理想L6似乎也缺少了理想L7、L8和L9的強人氣質,更像是“守成之君”。
03
增程車還能“收割”誰?
2023年以來,深藍、嵐圖、問界等品牌陸續入局增程賽道,在此細分市場分羹紅利。
同時,根據中汽協《中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預測,2025年增程車銷量有望超50萬輛。
從增程式電動車未來發展規模的估計來看,理想全憑增程恐難完成2024年銷目標,更何況入局增程的“玩家”還在增多。
來源/新能源前瞻制圖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去年曾表示,“近期兩到三年,我覺得增程式汽車還是一個增長的過程,但是到五年以后,我相信增程車(的銷量)就會往下(走),甚至(大家都)不用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向新能源前瞻表示,“當前市場來看,插混仍超過純電,增長勢頭明顯。但隨著電池成本下降、充電站建設、中國對于液冷超充的研發等,原本的純電焦慮問題逐漸解決,純電車會上來;總的來說,增程、油混是‘油轉電’過程中的一種過渡。”
車主劉女士駕駛的是一輛2022款哪吒S增程版,綜合續航1160km,最近考慮換車。她向新能源前瞻表示,“我當時買增程車是考慮到上班通勤距離遠,純電車續航保障低,而且當時充電站的普及率不高,現在我家附近一公里內有十幾個充電站,充電便利;所以這次換車我會優先選擇小米SU7、極氪007這類純電轎車,畢竟電比油更劃算。”
增程始終是作為過渡路線存在的,車企想僅靠布局此領域,長期立足扎根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是行不通的,“革自己的命”這條路勢在必行。
看清此形勢的理想,以增程為基盤,于今年開始嘗試發力純電市場。今年下半年,理想將上市3款純電車型,它們能否一改理想MEGA的“高開低走”,跑通純電之路呢?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后來人”,理想汽車道阻且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