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市場失意,誰能比得過理想?
在過去的2023年,理想全年交付37.6萬輛,且單車均價30W+,在同級造車新勢力中,穩住了銷量第一的地位,在汽車市場上也算是站穩了腳跟,達成了一個大家覺得理想完不成的目標。
到了2024年,李想故技重施,再次定下了一個不被看好銷量目標:年銷80萬。要知道,現在正是新能源競爭下半場,而理想大部分車型還是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增程式,冰箱彩電大沙發也一直被人詬病,如今還敢夸下海口,多多少少有點炒作的成分在,吃瓜群眾也等著年底看好戲。
而李想之所以如此膽大,底氣源于今年將推出多款新車,例如已經上市的首款純電MPV理想Mega,還有在4月18日上市的理想L6,“多箭齊發,齊力開花”應該就是李想想要的效果。
可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自打理想Mega上市之后,股價就一度下跌,原本以為,理想L6作為理想旗下最便宜的一款車型,在發布后形勢應該一片大好,結果是在發布后的第二天,理想汽車的股價便大跌,跌幅甚至超過了7%。
危急之下,4月22日,理想汽車采取了降價措施,宣布除理想L6以外的全系車型都降價,最高降幅高達3萬元,而就是受全系降價的影響,當天開盤,理想汽車港股創新低,最高跌幅將近9%,可以說理想汽車在資本市場近來頻繁受挫。
銷量、股價的下跌,讓一向高調且有著“微博之王”稱號的李想低調了下來,至于大家關心的新車理想L6,所謂的“72小時累計訂單突破10000臺”,是7天可退的小定訂單而非傳統意義上所理解的大定訂單,其中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按道理講,理想L6售價24.98萬-27.98萬,是理想汽車目前在售的最便宜車型,應該大賣才對,為何最終的結果是未達到預期呢?
原因一,理想L6定位所在的20萬到30萬是汽車主流市場,用戶多,選擇也多,競爭相當激烈。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問界新M5、問界M7,純電動和極氪001、極氪007、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以及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均是節約二三十萬市場之間的佼佼者,神仙打架,理想L6想贏太難了。
而定位3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處在品牌安全區,搶的是一線豪車BBA的消費群體,理想汽車有很大話語權。
原因二,理想L6套娃式設計,很難不被人懷疑割韭菜。雖然理想L6把價格打了下來,但理想汽車冰箱彩電大沙發、沒有技術含量等標簽深入人心,并且,理想L系列的套娃式設計也讓用戶失去了新鮮感,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讓消費者清晰地認識到理想L6的價格還是虛高了。
因此,理想L6銷量不及預期,也在預料之中。你覺得理想L6這款車怎么樣?值得入手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