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電”浪潮席卷汽車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這一點早已成為了行業共識。只不過區別在于,有些企業會在這場洗牌中“不勝武力”,最終成為留在沙灘上的“前浪”,而有些企業卻能夠“借力打力”,利用好已有的優質資產,果斷切換賽道,有條不紊實現自我進化。
豐田汽車,就是這樣一名“自洽型”選手,即使在不確定的時代它也依舊是那個確定的豐田。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在中國市場,豐田汽車有無數的擁躉者,曾經的燃油車時代,豐田靠著好開、耐用的優勢,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如今,面對內卷強度加大、并逐漸從電力競爭升級為算力競爭的中國市場,豐田的態度也是明確且篤定的——繼續成為當地最好的企業,為用戶量產幸福。
去年,豐田汽車正式開啟中國式“繼承與進化”之路,表達了繼續加強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決心,當我們將視角對準2024年的北京車展,此時的豐田已經帶著階段性的進化成果,向市場和用戶證明了什么叫做“比你強大的選手比你更努力”。
持續量產幸福 讓智能化觸手可及
必須承認,“智能化”已經成為當下車企們競相追逐的角斗場,按照智能化程度的高低,甚至可以直接在北京車展上劃出一條涇渭分界線——智能化程度高的展臺,往往人潮涌動,智能化程度低的展臺,只能望洋興嘆。此情此景,將消費者對于智能汽車的追求與推崇展現的淋漓盡致。
用“以終為始”的邏輯分析這一現象,其實會發現,用戶之所以對智能汽車產生空前的訴求,從根本上說還是因為智能技術的賦能確實能更高程度上豐富出行體驗,這是時代遽變下的必然結果。而對于豐田汽車來說,努力守護“消費者的微笑”正是其在華發展多年所秉持的經營理念。
面對倍速發展的中國智電環境與用戶需求的迭代與升階,豐田汽車毫不猶豫推進本土研發,其中尤其能夠體現“中國最重要”的舉措是——未來在中國所取得的研發成果和經驗在應用于本地市場之余,還將反哺全球市場。這不僅是豐田汽車一直以來“現地化”理念的體現,更是以錨定中國為主線的“繼承與進化”的有力注腳。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匹配全面升級的智能化需求,豐田汽車基于公眾最為熟知的產品之上率先提供“觸手可及”的智能體驗,對于豐田來說,這樣做可以直接發揮自有優勢,迅速奪回智能汽車的認知領地。已經于去年廣州車展上市的全新第9代凱美瑞就是智能化升級之后的典型例證,從智能座艙到智能駕駛輔助,在全新第9代凱美瑞身上,映射出了一個更具吸引力的“豐田形象”。
例如,全新第9代凱美瑞所搭載的Toyota Pilot高階智駕就是豐田推進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研發的成果之一,這套系統可以憑借“感知、預判、處理”的智能化邏輯,讓用戶在多樣化的場景下實現無憂出行。值得一說的是,“國民家轎”卡羅拉智能電混雙擎和雷凌智能電混雙擎也都搭載了這一系統,與凱美瑞一同在智能時代繼續為中國用戶“量產幸福”。
此外,全面升級的Toyota Space智慧空間也是一大看點,支持人臉識別和聲紋登錄,并提供連續命令的語音助手、手機遠程控制、車控功能等,此外還搭載了CarPlay、CarLife、HiCar三大智能手機互聯系統,進而實現更聰明的人交互體驗。這一智能座艙也充分遵循“現地化”理念,由中國研發團隊操刀,專門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
種種落地成果都在傳遞同一個信號,那就是豐田正以“順勢而為”的積極響應態度,著力實現與中國市場的雙向奔赴。
擴大中國朋友圈 只為超越用戶期待
實際上,如果從全維視角重新審視豐田汽車的經營,會發現這家全球巨頭在汽車行業的龍頭地位。
根據2023年的銷量情況來看,豐田仍然是世界汽車銷冠的擁有者,且再創新高。透視這一現象可以得出兩點結論,第一,豐田汽車一直擁有強大的用戶凝聚力以及過硬的品牌資產,因此豐田選擇“觸手可及”的智能化路線其實是將“自有優勢”最大化的明智之舉。第二,豐田汽車同時擁有持續性的競爭力,這與其緊跟智電趨勢、快速響應的積極態度密不可分。盡管很多企業都在強調如何滿足用戶期待,但豐田的人生信條永遠是如何超越用戶期待。
對于豐田來說,全新第9代凱美瑞只是“智電出行”解決方案中的一道“前菜”,本屆北京車展上,豐田推出了能夠滿足中國客戶期待的BEV新車型,分別是“bZ3C”和“鉑智3X”,這兩款車型都搭載了豐田最新的智能駕駛系統和智能座艙,并將很快在未來一年內正式發售,為中國年輕人提供更豐富的“豐田系選擇”。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豐田用技術打頭陣,緊隨其后的產品就能釋放更強勁的勢能。恰如本屆車展上豐田帶來的“LF-ZC”創新概念車,這款車的核心邏輯就是通過硬件和軟件的集成,進化成為一款能夠先行讀取用戶需求并自行成長的 SDV,能夠為用戶創造更加個性化的出行體驗,預計2026年正式發布。以客觀的視角審視未來的豐田,關于智能出行的一切想象都將擁有具象化的體現,不得不說,攻占用戶心智,豐田“手拿把掐”。
此外,為了前置那些還未在市場中體現出的訴求,豐田汽車選擇持續加碼中國朋友圈,與“現地化”研發策略形成合力,為更多用戶提供夢想中的下一代智能汽車。
當AI已經成為眾多車企欲意“搶灘”登陸的關鍵錨點之時,今年北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先人一步正式官宣將與騰訊開啟戰略合作,將騰訊的 AI 大模型、云、數字化生態等長板,融入豐田的SDV 等移動出行的優勢之中,實現未來出行的諸多可能性。
說到自動駕駛領域,豐田汽車也早已于2019年牽手小馬智行,并很快于近日成立合資公司,首期計劃導入千臺規模的鉑智4X Robotaxi,并在主要一線城市通過小馬智行的運營平臺提供無人駕駛Robotaxi出行服務,未來雙方將引領行業共同推進L4級無人駕駛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
縱觀如今的車市競爭格局,“合縱連橫”已經成為主旋律,始終秉持“中國最重要”原則的豐田汽車深諳此道,因此從豐田牽手小馬智行推進自動駕駛,到與騰訊組成“AI”CP,實則都在傳遞豐田對中國市場全力以赴的信心與決心。
事實上,無論是基于當下需求進行“觸手可及”的智能化技術推進,還是為滿足未來需求采取的“聯盟中國伙伴”策略,都要回歸于豐田的造車初心,也就是Mobility for All為所有人提供出行的自由。這種跨越時間維度的前瞻性思考,是豐田持續進化的源動力,因此,即便站在智能化的風口浪尖上,對于豐田來說,仍舊可以拿出汽車巨擘的風范,穩住陣腳,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