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小鵬是“再”推低端品牌?要知道小鵬G3、P5售價都在14.89萬和15.69萬元,這還不算終端優惠政策。根據汽車門戶垂直網站顯示,G3真實成交價9.84萬,比廠家指導價差距是5萬之多,看來還是不夠低端,于是就再推出十萬以下的車型MONA中文名“想往”想想也是不枉為之吧!
造車新勢力三強選手,蔚小理、又稱為三小龍,其早期同一階段進入造車的三位互聯網老板們下海到了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近十年,差距馬上就拉打開了,有的說是蔚理小了、但依目前形勢來看,華為的問界,已經殺入決賽圈了,這三位下去的哪一位,顯然很明顯了。
都在虧,如何才能虧的“漂亮”
展望,造車新勢力所有品牌除了理想一家盈利,沒有其他。虧,是常態,因為大家都在虧,所以怎么虧的“漂亮”便是需要體現出給資本市場以及(韭菜)股民看,才是重中之重。
理想所有車型起步價(除剛上市L624.98萬)都不低于30萬,蔚來車型最低起價ET5也29.8萬,小鵬車型則是上面提及的十幾萬,至今下探10萬以下,如今又要推低端品牌,可想而知,應該換個“虧”法了。
酷愛技術也只能靠“技術”
李廠長曾說過一句話:一幫TM的臭搞技術的天天逼叨技術技術,你們做出什么用戶需求價值的產品了嗎?話很難聽,但實際一想,用戶關心什么技術不技術的嗎?對呢,產品才是用戶需求。
小鵬汽車為什么酷愛講技術,這點也是唯一可以拿出來說的東西,因為產品力實在不行,你像G3,P5,P7,G9賣給誰都不知道,天天講智能駕駛,自動駕駛,但你還別說,你真干不過華為旗下的那些界車型。
理想定位家庭,蔚來定位高端,小鵬定位什么不清楚,但人人皆知的“遙遙領先”肯定是智能駕駛領域屈指一數。
用戶感知不到技術先進程度,只會感知產品力與品牌力,就像奔馳寶馬一樣,產品品牌雙取向,沒誰會說寶馬厲害還是奔馳厲害,因為都很牛。
跑還沒跑穩,就要“飛”
一家造車新勢力企業,汽車沒造好也沒賣好,就天天搞“飛機”俗話說的好:跑還沒會,就要飛,不摔跟頭才怪。但換做小鵬立場,車沒造好沒賣好,再不搞點飛機技術亮亮相,何以立得住“技術”牌面。雖然說搞技術都得死,但不搞會死的很快。
大眾這不是搞來了,滴滴合作的“想往”不是搞來了。
以技術平臺換來資金,出讓股權,換來了大眾的資金加持和品牌加持,往好了想這是強強聯手,如果更深層去想,先保證活下去才是王道,哪怕以后淪為“加工商”。
再來看看新品牌,MONA的新車不僅僅是一款面向消費者的高性價比“低價格”的產品,還會賣給網約車隊等運營車輛需求方。就在去年8月,小鵬和滴滴達成了連續兩年下限為10萬臺,上限為18萬臺的年銷量對賭協議。一定意義上說,新車在銷量方面所面臨的壓力會小很多,也有助于新品牌影響力的傳播。
向上不行,就合作,賣車不行,賣技術,這無非也是一種自我“輸血”的方式,這么看來這款與滴滴合作車型品牌,并不是為了需求和市場推出的一個品牌和車型,而是由于合作達成,才亮相的一個向下低端市場品牌,再次憑借滴滴對賭協議,以滴滴消化最低銷量,再次合作換取雙方利益取向一種形式。
(圖:數據來自蓋世汽車)
從2024Q1業績表現來看,小鵬汽車依然虧損狀態,營收65.48億,虧損13.68億元,同比處于增長階段。
車型銷量持續下滑是事實,其中一部分收入來:自小鵬汽車報告期內服務及其他收入為10億元。這筆收益主要來自其與大眾集團進行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有關的技術研發服務。
如此看來,小鵬汽車轉向良好跡象均來自第三方合作,車型銷量上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對于企業來說,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降低虧損,增加收入才能持久獲得資本市場看好和股市青睞,至于向上向下并不重要,要是首款車型想往能下探十萬元以下,還能增加銷量及品牌知名度未嘗不是一件壞事,10萬元級市場可比上游更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