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如何?賣的最多的是什么配置和顏色?
本地有8家經銷店,其中2家有退出的傾向,還有2家把一半場地租給新能源品牌,整體情況不容樂觀。好在每天進店還有10批左右,其中有2批是看格瑞維亞的。現在新老款同堂銷售,雖然老款優惠大,但消費者都覺得新款到達同等優惠也是指日可待。
上個月一共賣了60臺車,本車賣了3臺,我交了其中1臺。全款提成800,按揭額外加400,有改裝項目的話提銷售額的5%。
倉庫有5臺現車,其中2臺23款尊爵版,新款是舒適版、尊爵和旗艦各一臺,顏色就是黑白兩色。
誰在看這個車?買車用戶都是什么樣的?
客戶都把家用屬性放在首位,同時還比較關注使用成本、二手車殘值和品牌口碑。
王先生是一位純粹的汽車愛好者,9年前我還在美系品牌的時候就認識他了,他倒騰過GL8、君威、XT5等多款試駕車,粗略一算超過15臺了。
今年新車大幅降價,他的二手XT5價格也縮水了很多,2月份就萌生了換車的想法,也是想盡快出手能少虧一點。他的終極夢想是MPV,咨詢了很多二手車和4S店的朋友后,車型鎖定了格瑞維亞。但無奈XT5殘值一言難盡,心疼得滴血,遲遲下不了割肉的決心。行情上一有風吹草動我就向王先生匯報,終于經過3個月周旋,熬到了老款清庫多了2萬多優惠和置換補貼,王先生神采奕奕地出現了,他訂車時說本來預算只能上陸放的中配,這次為圓夢特地動用了封存多年的私房錢,說著還把銀行卡亮了亮。
半年內價格變化極大,和新老款轉換有關,格瑞維亞比賽那上市晚8個月,改款卻是同時進行的,價格斷崖式下跌。從去年12月份28000優惠到現在清庫直接干到了5萬。超過3個月的老款全款能讓到57000,置換和增購基礎補貼10000,同品牌再增加3000,10年以上老車繼續追碼3000。如果有2011年之前的車,報廢還可以同時享受7000國補。
對比最多的是哪款車型?選擇或者放棄它的原因是什么?
內訓競品是騰勢D9和賽那。店里對比最多的是賽那,10個里面占了5個,騰勢D9有2個。
格瑞維亞和賽那都是家用MPV,這類家用客戶也相對保守,會較多地考慮到品牌和口碑。遙想6、7年前,進口賽那入場確實對MPV市場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對比賽那最多的配置是23款舒適版和尊貴版。很多客戶選擇賽那也是考慮到了價格因素。
之前有個客戶周先生,新款賽那剛上市就去看了,豪華版有腿拖座椅通風加熱,比老款便宜,還有3w多權益,做按揭能返12個點很心動。自己在網上做了功課看看和格瑞維亞究竟有什么區別,最后就總結出一句話,這兩款車一模一樣,賽那還便宜,為什么要選格瑞維亞,搞不懂。
我們價格確實完全沒有優勢,這也是豐田想左腳踩右腳,把格瑞維亞當作賽那的墊腳石。為了銷量,經銷店不得不割肉,所以有些地方的優惠非??鋸?,本來能掙錢的車現在也頹了。
大家都是選擇哪種配置和購車方式?
最暢銷的配置是入門版,什么顏色賣的都可以,其次是頂配,買頂配的一般都會選棕色內飾?,F在老款優惠5w,新款優惠2.5w,新款舒適版取消了四年十萬公里基礎保養。
最難賣的是23款尊爵版,店內的兩臺外黑內米的車子從2月份放到新款上市,多優惠5000都賣不掉。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定價太貴了,只要和賽那尊貴版對比就不會下文,同樣都有二排腿托,賽那指導價少了31000,優惠幅度還不比格瑞維亞少。送保養那點杯水車薪根本補不了這個大窟窿,隨著新款上市了,銷售難度只增不減。
貸款有首付50%分24期免息,不過只有15%的額度,名額有限基本上不主動推薦。主要推的是60期貸款,第一年的利息和還款違約金可以返還,還能全額貸。
再來個全款的:
買車后客戶會有哪些抱怨?
客戶的反饋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聲音比較大,第二是內飾用料不夠豪華,頂配40w了比國產品牌用料差太多。另外豐田的智能化水平停留在了8年前,所以每次介紹格瑞維亞我都先說缺點,漏個破綻要是還能聊,那指定有戲。
考慮MPV的客戶對空間要求是很高的,格瑞維亞這車寬度有絕對優勢,高度卻短板明顯,不少客戶都嫌棄車子太矮,需要在車里前后走動的時候很不方便。畢竟騰勢D9有1.9m車高,空間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
保養費用是多少?
23款全系贈送4年或者10萬公里免費基礎保養,24款除了舒適版外還延續這個政策。常規保養和廠家結算900每臺,前4年是不需要自己花錢的。內容包含5升0w-20機油、機油濾芯、工時費和汽油添加劑。1萬公里做一次常規保養,公里數不到的話6個月一次。
最近買車還要注意哪些事情?
廠家現在沒有主導活動,都是店里自己搞店頭活動,銷售部人手越來越少,很多外展已經力不從心了,主要還是在店內抓邀約。
本地有個什么演唱會、大型活動的會贊助接送車輛,但基本上就是露個臉,沒啥線索。
其他沒什么要注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