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行的冬季測試活動顯示出了華為對自家智能底盤技術的足夠自信。這次鴻蒙智行把全系車型、共計超過40臺試駕車拉到了長白山,在平均氣溫大概零下15度的環境中讓媒體進行充分體驗。這次駕仕派恰好被安排了之前都沒有試駕過的問界新M5和問界M9兩款車型,因此也就有了更多可以聊的地方。這篇先來聊問界新M5。
在此之前提到問界新M5,都會說這款車是鴻蒙智行產品中最貼近年輕人的一款SUV車型,也是唯一一款在25萬元能夠買到華為ADS高階智駕的“界”字輩產品。
這次我們試駕問界新M5的場地很有意思,專門安排一條叢林穿越的路線。原本這條雙向兩車道的縣道由于下雪,道路已經完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道路兩側的排水溝看不見、中間車道線也看不到。但就是在這樣的道路情況下,我們竟然可以開啟華為ADS 3.0——盡管駕駛教練并不建議這么做,也不符合ADS 3.0開啟的標準工況——藍色的引導線能夠出現,屏幕上也有智駕領航啟動的提示。
屏幕顯示,ADS 3.0系統把整個被積雪覆蓋的道路識別了出來,兩側的積雪會被識別為車道的邊界,行車也會略往右靠,并不是完全騎在路中間,也就意味著系統知道這是一根雙車道。同時車輛會根據道路兩側的限速牌進行速度調整,在積雪道路上行駛并不會超速,也很平穩。
當然,更多數時候還是我們自己在駕駛這輛增程Max RS版——也就是搭載的前165kW/后200kW的雙電機,以及一臺1.5T的增程器。這套動力總成同樣應用在問界M9上面,但是因為M5車身尺寸更緊湊、車重更輕,所以性能輸出就更激進,甚至在運動模式之上,還提供了“運動+”。
實際駕駛體驗過程中,問界新M5在舒適模式下的動力輸出相當平順,會給駕駛者一種柔順平滑的感覺,動力輸出曲線也很平穩,并不會覺得動力輸出很突兀。可是你一旦切換到運動模式,幾乎5%的油門開度就會有很明顯的動力輸出,整個車頭都有上揚的動作。而運動+模式則不建議在雪地開啟,因為會聯動關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算是更極致的模式。
在底盤方面,問界新M5雖然是純螺旋彈簧的底盤,沒有CDC或者空氣懸掛的加持,但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鋁合金底盤素質還是做得很有模有樣,放到25萬元價位肯定是滿足“豪華屬性”的。
問界新M5開起來是典型的歐洲豪華SUV風格,比較偏向于寶馬、奧迪的風格,一個是比較靈動,保留了一定的路感,第二是底盤的厚實感要比大眾品牌這些做得更好。
同樣在舒適模式下,整個底盤的柔和感做得比較到位,雖然還是會保留路面上的一些震動傳遞給駕駛者,但是很明顯沖擊波峰做得很緩和,不會很生硬,就特別有奧迪Q5的感覺。如果切換到運動模式,明明是機械懸掛,你其實可以明顯感覺到整個車身動作會更硬一些,路面震動也會更多。
真正能體現這套底盤實力的其實是一段連續兩公里的坑洼路面,就是那種被載重卡車碾碎的縣道。
這種路況下問界新M5調到舒適模式下也能保持很好的駕駛平穩性,不是說沒有顛簸感,而是后軸跳起來也能很快拉住,不會有那種一直上下跳讓后排坐著難受。而且速度快起來,整個車的平穩性還能提升一些,說明懸掛對坑洼的過濾也是很到位的。另外就是這款車后段支撐是很到位的,連續顛簸之后車身不會左右晃動——這也可能是底盤有電池組使得車身剛性比較大。
轉向手感方面,問界新M5也是比較典型的鴻蒙智行風格,舒適模式下轉向手感比較輕柔,但是轉向靈敏度很好,稍微打一點方向車頭都會有響應。如果是切換到運動模式,轉向手感會變重一些,開起來會更有感覺。
總體而言,問界新M5在底盤素質方面是偏向于歐洲駕控風格的SUV,底盤保留了比現在很多新勢力車型更多的路感反饋,但也結合中國消費者喜好把懸掛前段做得軟了一些,這樣在高速平整路面的工況行駛平順感大幅提升。配合運動模式你可以體驗到更為硬朗的底盤感知和更靈敏的動力輸出,甚至還有更極致的運動+模式可以讓駕駛者偶爾“撒野”一下。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動輒零下十五、二十度的極寒環境中,問界新M5有全熱源的能量調度,再加上增程器的作用,可以實現20分鐘將座艙腳部區域的溫度從零下17.7攝氏度升溫至44攝氏度,確保座艙溫暖舒適。還有一項功能則是有智能混風設計,可以動態調整外循環比例,在保證車輛不起霧的前提下,減少新風熱負荷,從而可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