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能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廣泛應用,對能源的需求可能會急劇增加,這將對現有電力系統構成巨大壓力。
據報道,OpenAI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每天消耗超過50萬千瓦時的電力,用于處理約2億個用戶請求,相當于美國普通家庭每天用電量的1.7萬多倍。如果生成式AI被進一步采用,耗電量可能會更多。荷蘭國家銀行數據科學家Alex de Vries預計到2027年,整個人工智能行業每年將消耗85至134太瓦時的電力。這個電量足以匹敵肯尼亞、危地馬拉和克羅地亞三國的年總發電量。
黃仁勛在斯坦福大學演講中明確表示:“AI的盡頭是光伏和儲能!我們不能只想著算力,如果只考慮計算機,我們需要燒掉14個地球的能源。超級AI將成為電力需求的無底洞。”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也警告說,下一波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統消耗的電力將遠遠超出預期,能源系統將難以應對。
馬斯克多次在不同場合及采訪中表達了對未來能源基礎設施,特別是變壓器和電力供應可能出現短缺的擔憂。他表示:技術革命與AI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對能源的需求可能會急劇增加,尤其是在數據中心、大規模計算和智能電網等領域,這將對現有電力系統構成巨大壓力。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曾多次發言,人工智能發展的最大制約是能源問題。
這些預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在人工智能的終極階段,能源自主是關鍵。因此,搶先布局能源領域,對于掌握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至關重要。光伏、儲能和核聚變等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將是解決人工智能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同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向。只有在解決了能源問題之后,人工智能技術才能夠持續穩健地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福祉。
回看AIGC行業:
——中國AIGC行業熱度高,受資本追捧
多家機構已經明確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作為主要的投資領域,一些投資機構已經推出了相關的孵化項目。整體而言,大多數投資者還在觀望狀態,缺乏明確的邏輯和投資標的。2023年融資規模將大幅增長。隨著底層大模型的逐步開放以及商業價值的驗證,預計在2024年,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的融資規模將首次出現指數級增長,投資將向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的全產業鏈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