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5-2024 多趣味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5051670號
近日,“原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楊威讓雙胞胎女兒在家上學”在網絡上成為熱門話題。
在家上學并非新鮮事,此次因明星運動員的名人效應再次引發(fā)在家上學是否合法、是否適用的討論。
在家上學是否合法?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若無特殊情況或正當理由,在家上學那妥妥是不合法的。在2017年,教育部就明確叫停了“在家上學”和“私塾”教育。可現(xiàn)實中,想在家上學的路子也不是被完全堵死,較為常見的是因身體原因,可由監(jiān)護人申請延緩入學等,在保留學生學籍的基礎上在家上學。據(jù)報道,楊威的雙胞胎女兒之所以能在家上學,也是因為去年生了幾場病,身體可能還未恢復,所以暫時不能去學校,這也只是特殊時期的過渡性選擇。
即便因為特殊原因,有的人能選擇暫時在家上學,但也并非人人適用。且不說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提供在家上學的物質條件,即便能提供,具體情況也可能大相徑庭。有的孩子可能不適應在家,反而更喜歡和適應學校集體的氛圍。暫時性地在家上學,最終也需要回到現(xiàn)有的教育及評價體系中,家長與孩子還得花時間精力去重新適應,效果也未必更好。
當下,隨著大家對于個性化與素質化教育的追求,導致不少人對在家上學仍心存“向往”。雖然擅自在家上學不值得提倡,但學校不妨以此為鑒,觀照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在家上學與學校的集體教育方式迥然不同,但兩者教育的本質卻是殊途同歸,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不斷取長補短,或許不久將來,兩者也可以實現(xiàn)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