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年蘋果將發布iPhone16,而這次因為有AI加持,蘋果加大了備貨量,預計今年將備貨9000萬-1億臺。
而為了加快新的iPhone16生產,蘋果再次在中國鄭州的富士康加大產能,給了中國大陸更多的訂單,而富士康為了吸引工用入廠,開出了7500元的獎勵吸引工人。
而蘋果在印度的訂單,并沒有增加,分析人士甚至稱,蘋果在印度的產能,可能接下來并不會像之前計劃的那樣大擴張,蘋果可能接下來會選擇加碼中國制造。
為何會這樣呢?有人稱,這是因為印度的“殺豬盤”,嚇壞了蘋果,導致蘋果對在印度擴產,有了一定的擔憂,生怕自己最后被印度割了韭菜。
什么叫做印度的“殺豬盤”?這個不太好解決,用小米在印度例子來說明,可能比較好。
當初小米進入印度時,印度的手機產業鏈基本為0,小米進入印度后,印度是非常開心,甚至總理莫迪都親自接見了雷軍,希望小米在印度建廠生產蘋果,印度會給小米支持。
小米于是在印度建了好幾家生產廠,提供了好幾萬就業崗位,然后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也做到了第一名。
然后印度開始“殺豬”,以各種理由,先是罰了小米5億多元,再凍結了小米48.5億元,相當于小米10多年全部白干了,而這個事件就被人稱作為“印度殺豬盤”。
先吸引你在印度投資擴產,提高產能,提高市場份額,做大做強,然后開始“殺豬吃肉”,讓你把在印度賺的錢,全部吐出來。
而針對蘋果,之前也有消息稱,印度實際上在2021年就盯上了,稱蘋果涉嫌壟斷,但之前印度沒有對蘋果下手,因為蘋果在印度市場較小,也沒有在印度加碼制造。
但2024年,庫克訪問印度,而莫迪也接見了庫克,然后蘋果在印度加碼,提高產能,提高市場份額,這一幕和小米當初幾乎是一模一樣。
所以有人稱,一旦蘋果在印度的工廠產能提高,市場份額提升,那么印度就會對蘋果下手,開始收割蘋果。
而蘋果也意識到風險,所以不再繼續在印度擴產了,而是選擇加碼中國制造,畢竟中國制造不會有這些“殺豬盤”。
當然,是不是真的這樣,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做法,在全球都開了一個非常壞的頭,只怕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巨頭,不敢去印度了。